寿康宝鉴

弟子规中关于孝敬父母的教诲

shoukangbaojian2022-02-16482

(编者注: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基础,更是学佛的前提,极其关键重要。不孝顺父母的人是发不出菩提心的,《弟子规》中所讲每一条都是孝心的具体体现,学习并落实《弟子规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事相行为来培养诚敬之心、为了找回并巩固我们那颗人人本具的天性的孝心。因此《弟子规》一定是用来行的、做的、落实的,不是只用来念的,同时《弟子规》也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,而是用来要求规范自己的。)

《弟子规》中详述了如何孝敬父母,这对于我们当代的人们,特别是年轻人,是非常有益的。一个仁义、善良的人无论在家,还是在社会上都是一个好人,待人接物诚实善良,孝敬父母,爱护子女,他的心是无私的。

孝是中国文化的基础,古人云:“百善孝为先”。一个人若不孝敬他的父母,被视为“大逆不道”。今天我们常常看到听到,无论是在文学电影里,还是现实生活中,时常有这样报怨父母的:“为什么生我?”

其实,正如人们讲的“善恶轮报”,人的不幸都是因为以前做了不好的、失德的事情,才在他的后来遭遇不幸,以偿还以前做坏事时欠下的债。以恶相报,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磨难。

如果人人都能遵守道德礼规,无论是为人父母,还是做子女的,小到家庭,大到社会都会非常和谐。

《弟子规》还讲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对待父母,父母有不对时,如何恰当的指出,等等。

《弟子规》入则孝

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,父母教,须敬听,父母责,须顺承。

冬则温,夏则清,晨则省,昏则定,出必告,反必面,居有常,业无变。

事虽小,勿擅为,苟擅为,子道亏,物虽小,勿私藏,苟私藏,亲心伤。

亲所好,力为具,亲所恶,谨为去,身有伤,贻亲忧,德有伤,贻亲羞。

亲爱我,孝何难,亲憎我,孝方贤。亲有过,谏使更,怡吾色,柔吾声,

谏不入,悦复谏,号泣随,挞无怨。

【解说】在家中,父母叫唤我们时,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,不要慢吞吞的答应。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,要赶快行动,不要借故拖延,或者懒得去做。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,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,要将话听到心里。我们犯错了,父母责备我们,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,不可忤逆他们,让他们伤心。

为人子女,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,居处是否暖和。夏天,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。每早起床,一定要看望父母亲,请问身体是否安好;黄昏回到家中,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。外出时,要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,什么时候回来,如果到时间没能回来一定要打电话告诉父母;若回家以后,一定要面见父母亲,让他们感到心安。

日常生活起居作息,有一定的秩序,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,不随便改变。事情虽然很小,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,假如任意而为,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,东西虽然很小,也不要背着父母,偷偷的私藏起来,被父母知道了,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。

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,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,父母所厌恶的,都该小心谨慎。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,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,我们的德行有了缺失,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、没有面子。

父母亲爱护子女,子女能孝顺父母亲,那是极其天然的事,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?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,却还能够用心尽孝,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。一般人总认为,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,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,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?

父母亲有了过失,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,而劝谏的时候,绝对不能板着面孔,声色俱厉,而应该脸色温和愉悦,话语要柔顺平和。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,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。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,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,甚至放声哭泣,来恳求父母改过,即使招到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fucimubeibaoenxiaoqin/2859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上一篇:孝顺歌

下一篇:老法师:如何提升自己的诚敬、孝顺之心?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免费领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