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观其过,即知其仁

shoukangbaojian2022-05-03306

里仁第四(6)观其过,即知其仁

【子曰: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】

人之过的“人”,皇本作“民”。过是过失。党,一作党类讲,一作朋党讲。

孔安国注:“党,党类。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,非小人之过,当恕而勿责之。观过,使贤愚各当其所,则为仁矣。”

孔注之意,依皇疏解说,人的过失,各有其类,不能一概而论。例如农夫不能耕田,是其过失,若不能文书,则非其过。观人之过,能随类而责,不求备于一人,则知此观过之人是有仁心之人。若不依类而责,例如责农夫不能文书,则知此观过者是不仁之人。故云观过斯知仁矣。

皇疏又引殷仲堪之说:“言人之过失,各由于性类之不同。直者以改邪为义,失在于寡恕。仁者以恻隐为诚,过在于容非。是以与仁同过,其仁可知。观过之义,将在于斯者。”此解与孔注少异。

各于其党的党字,先儒亦作朋党讲。述而篇陈司败说:“吾闻君子不党,君子亦党乎。”孔安国注:“相助匿非曰党。”程氏集释引刘开论语补注:“有所亲比谓之党。”以此义解释,人的过失,由于偏护其亲友。故云,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偏护出于私情,以私害公,故为过失。但是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。舜为天子,假使瞽瞍杀人,孟子认为,舜应该从监狱中窃负瞽瞍而逃。此种私情,顺乎人伦常道,合乎仁心,为圣贤所许。观其过,即知其仁。故云观过斯知仁矣。

【蕅益论语点睛补注】

此法眼也。亦慈心也。世人但于仁中求过耳。孰肯于过中求仁哉。然惟过。可以观仁。小人有过。则必文之。仁人有过。必不自掩。故也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lunyujiangyao/5441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论语

上一篇:因是自警而用力于仁

下一篇:朝闻道,夕死可矣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免费领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