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孔子隐居在家,与弟子闲谈其志

shoukangbaojian2022-05-05284

【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。子曰: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。居则曰:不吾知也。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。】

【子路率尔而对曰: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馑。由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。夫子哂之。求,尔何如。对曰: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。求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足民。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赤,尔何如。对曰:非曰能之,愿学焉。宗庙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点,尔何如。鼓瑟希,铿尔,舍瑟而作。对曰:异乎三子者之撰。子曰:何伤乎,亦各言其志也。曰: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夫子喟然叹曰:吾与点也。】

【三子者出,曾皙后。曾皙曰:夫三子者之言何如。子曰:亦各言其志也已矣。曰:夫子何哂由也。曰:为国以礼,其言不让,是故哂之。唯,求则非邦也与。安见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而非邦也者。唯,赤则非邦也与。宗庙会同,非诸侯而何。赤也为之小,孰能为之大。】

此章记孔子隐居在家,与弟子闲谈其志。章分三段。

第一段分二节。第一节记与闲谈的四弟子之名。其中曾皙,不必指为他人,就是曾子的父亲。

第二节,孔子提示弟子各言其志。‘以吾’的‘以’字当因字讲。‘毋吾以也’的‘毋’字与‘无’字通用,‘以’字当用字讲。这一节,大意是说,因我年纪比你们长一些,我已无用了,但你们年纪还轻,现在闲居时,常说‘无人知我’,但或有人知道你们,那你们‘则何以哉’,将如何办事呢?

以下第二段,分四节,四弟子各言其志,子路直率,冉有谦退,公西华温恭,曾皙简约。

第一节,子路率尔而对,皇疏本率作卒,读促音,仓卒的意思,与孟子梁惠王篇‘卒然问曰’义同。这一节,大意是说,子路一听,就卒然而对曰,一个千辆兵车的大国,挟在两大国之间,两大国‘以师旅’来加害,又因兵灾而致年岁饥荒。由我仲由来治理,‘比及三年’,比作‘案验’讲,案验三年治理的成绩,可使军民有作战的勇气,而且知道义方。也就是知礼义之道。

子路说罢,孔子哂之。哂是笑,含有训诫的意思。孔子这样一笑,冉有等就不敢说了,于是孔子指名征问。

第二节,孔子先呼冉有之名问:‘求,尔何如?’冉有对曰:‘六七十方里,或五六十方里,我若去治理,到三年比考成绩时,可使民众富足。至于礼乐,则留待后来的君子。’

冉有说的话,有谦退,有不谦退。不谦退的是‘可使足民’,谦退的是‘如五六十’,‘如其礼乐,则俟君子’。孔子听了,未置可否。

第三节,孔子再指公西华的名字问:‘赤,尔何如?’公西华对曰:‘非曰能之,愿学焉。宗庙祭祀之事,两君会同之事,愿穿礼服,戴礼帽,作一个小傧相’。郑注:‘宗庙之事,谓祭祀。’胡绍勋四书拾义以为此处不得指祭祀,宜主朝聘而言。可备一说。会同有大小,例如齐桓公会众诸侯,是大会同,如两国诸侯相会,则是小会同。端,代表礼服。章甫,代表礼帽。公西华愿作小会同之相,言辞温恭。

第四节,曾皙另在一旁鼓瑟,所以孔子先问前三人,然后问曾皙。

‘点,尔何如?’曾皙名点,古注有二曾点,另一曾点是狂士,不是孔子的弟子。‘鼓瑟希’,曾皙原在弹瑟,听见孔子与子路等三人谈话时,便暂停止,此时孔子叫他,他就铿锵一声将瑟放下,起身对孔子说,他没有三位师兄弟的才具。所以记者形容为‘铿尔,舍瑟而作,对曰,异乎三子者之撰。’作,起也。就是起身。撰,经典释文作具字解,郑本作僎,说文僎具也。说无三子的才具,语气持平。

‘何伤乎’,是‘何妨’的意思。曾皙说了‘异乎三子者之撰’后,就停顿了,所以孔子说,不妨各言其志。

曾皙于是简约的说出自己的志趣。‘莫春’即‘暮春’,是春季最后的一个月。这时换穿新制的春服,带领‘冠者’,即是成年者,约有五六人,以及未成年的童子,约为六七人,‘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’。沂是沂水,出于鲁城东南方的尼丘山,流经鲁城南。浴,不一定是洗澡,可以引申作其它解释,例如礼记儒行篇说‘儒有澡身而浴德’,浴德即是引申义。舞雩,是求雨的祭坛,祭时有乐舞,雩,是吁嗟求雨之声,所以叫作舞雩。此处是古迹,又是风景区。曾皙志在领一群青少年学生,在沂水雩坛各处游览,兴尽,歌咏而归。这就是隐居教书的志趣。所以孔子感叹说:‘吾与点也’。与,是赞同的意思。

以下第三段,结束语。

子路、冉有、公西华三子者出,曾皙在三子出去后,问孔子,三子之言何如。孔子说,他们三人各言其志而已。曾皙又问:‘夫子何哂由也?’孔子解答,治国要以礼,由的言语不谦让,是故哂之。

以下‘唯求’‘唯赤’两番问答,皇疏邢疏都说是孔子自问自答,朱子集注以为曾皙问,孔子答。

孔子言语非常简要,上节‘其言不让’已经答得很完全,不需一再引证求赤二子来反复解释,因此,唯求唯赤两问答,以曾皙问孔子答为宜,但集注以及从集注的徐英论语会笺,都未能圆说。

‘唯,求则非邦也与?’唯,是唯诺,这一字作一句。曾皙在听悉孔子何以哂由之后,以唯诺表示了解,随即又问‘求则非邦也与?’冉求不是治国吗?孔子又答,谁说方六七十里,或五六十里的土地,不是国家呢?曾皙听了,再应以唯诺,然后再问‘赤也则非邦也与?’孔子再解答,宗庙会同,非诸侯而何,赤既说愿作小相,然而除公西赤以外,谁能为大相呢?

在孔子当时,天下无道已久,孔子周游列国,无一处能行其道,所以回到鲁国以后,就在家隐居以求其志,一面教学,一面删定诗书,作春秋。他曾与颜子说:‘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惟我与尔有是夫。’能行能藏,是孔子提示弟子各言其志的用意。所以既‘与点’,也不否定三子谈政治抱负。哂由,只是哂子路‘其言不让’而已。周易系辞传‘显诸仁,藏诸用’,‘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’,可以参研。

【蕅益论语点睛补注】

圣贤心事。虽隐居求志。而未尝置天下于度外。虽遑遑汲汲。而未尝横经济于胸中。识得此意。方知禹稷颜子。易地皆然。奈四子各见一边。终不能知孔子行处。故因此侍坐。巧用钳锤。以曾点之病。为三子之药。又以三子之病。为曾点之药也。

子路说的句句不虚。又且高兴热闹。所以夫子为之抚掌大笑。袁了凡曰。礼云。笑不至矧。矧。与哂同。露龈大笑也。居丧。则笑不至矧。今言志时。闻此畅谈。何妨大笑。若注云微笑。则成尖酸气象矣。

铿尔者。舍瑟之声。此非与点。乃借点以化三子之执情耳。

【补注】先言鼓瑟。次言希。次言铿尔。次言舍瑟。而后言作。写出曾点从容不迫气象。希是瑟声渐淡。铿尔是弦外余音。舍瑟是安置得所。作是答问之礼。春是生机盎然。冠者童子。是作圣之基。浴乎沂。风乎舞雩。咏而归。内外清净。是养正之道。政化及于一时。教泽流于万世。政教不可偏废。故孔子叹曰。吾与点。而亦兼赞由。求。赤。之能为邦也。

不哂其为国之事。特哂其不让之言耳。既说为国。又说非邦也与。正是与三子。以补点之虚证。一直皆夫子之言。不是一问一答也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lunyujiangyao/5590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论语

上一篇:子路使子羔为费宰,贼夫人之子

下一篇:克己复礼为仁,总纲及条目 单被上根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免费领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