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书生周懋官,操南方口音,不记得是何许人了。他在官场上久不得志,生活困顿,流离失所,曾往来寄食于周西擎、何华峰两家。何华峰本来也姓周,或许与周懋官、周西擎两位同为一族。乾隆初年,我还见过周懋官先生,他谨慎迂腐,笨拙迟钝,活像一位古代君子。
每于考场应试,常因为文字笔画有误而被取消录取资格。有时初审已经合格,复试时又为一两个错字而名落孙山。
其间,也有考官吹毛求疵的现象,如题目上的“曰”字,他写得稍窄,考官就说是“日”字;“己”字末画锋尖稍向上,就被说成是“已”字。懋官先生心中郁郁不平。
一天,他写了一篇短文,述说了自己平时从未做过坏事,却屡遭挫折的悲惨经历,在文昌祠前焚烧,乞求神灵明示。
几天后,他梦见一位身着红衣的官吏把他引到一座大殿里,一位神端坐案边,对他说:“你在仕途上经历坎坷,就埋怨神明,大发牢骚,却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。你前生原是部院官吏,因为你生性狡诈,好舞文弄墨,所以罚你这辈子变为书痴,让你糊里糊涂,不懂人情事故。又因为你喜欢给别人的文章挑毛病,尽管明知道没错,却巧言诡辩,硬是鸡蛋里挑骨头,以此要挟作者,勒索钱财,所以,罚你这辈子总是因为文字笔画问题而遭受排斥。”
随后,这位神又指着生死簿对他说:“你因为‘日’字曾被罢斥,做这事的那位主考官前生是一位老节妇,是当时驻防福建的官员音德布的妻子。在地方推荐表彰她为节妇的咨文里,‘音’字写成了‘殷’,这原是译语谐音,本无定字。你却抓住了这个字大作文章,反复驳回,来往再三,使这位穷寡妇得到的建坊银两,还不够来往的路费。
“因为‘已’字使你被斥的那位考官,前生在知县的位置上犯了法,本应罚奉禄三年零一个月。你向他索取贿赂,他没给,你就把批文里的‘三’改成了‘五’,‘一’改成了‘十’,这么一来,不仅所罚奉禄变成了五年零十个月,而且还要受别案处分。知县极力申辩,好不容易将问题弄清楚,上方批了个‘原文错误’,可这位知县已蒙受了一年多的不白之冤。
“这些人前世与你有纠葛,今生和你相遇,能不治你吗?你还有什么冤枉可说呢?其他报应,都事出有因,这里不能一一说明,也不能预先泄露给你。你最好还是委屈求全,不要再喋喋不休了。如果你不相信,以后还会有僧道之辈与你为难,到那时你就明白了。”说完后,把他撵了出来。
忽然间,他惊醒了,梦中之事历历在目,只是不明白关于僧道之辈的说法是怎么回事。当时他正住在庙里,为避免麻烦,就移居别处。
到了雍正乙卯年,他参加了乡试,被内定为第十三名举人。复试时,在僧道拜父母的判文中,他写有“长揖君亲”的句子,这是他根据唐朝傅奕所作“不忠不孝,削发而揖君亲”的语句变通来的。考官却认为他文法不顺,语言繁琐,居然再一次使他落选。这时,他才知道神的话不假。
这件事是与周懋官同在一书馆的武术教师陈谟家告诉我的,陈则是听懋官先生亲口说的。后来,周懋官的下场如何,我不得而知,大概是穷困而死了吧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yinguogushi/3417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