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释俗见断杀之疑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19242

释俗见断杀之疑(凡八辨)

【原文】问,牛可耕田,犬能司夜,固当怜之。猪羊一无所能,不食何用。●答,戒杀放生,不过自全其恻隐耳,岂因物之有用无用哉。因有用而不食,仍然自私之念矣。况蚖蛇蝠蝎,蟏蛸蜣螂,俱系无用,试问何以不食乎。

【译白】问,牛能耕田,狗能守夜,是应当加以爱护的。但猪羊等一无所能,不作食用,留它们干什么呢?●答,我们戒杀放生,不过是为了保全我们的慈悲心,并不是因为那些牲畜有用或是无用。如果只是因它对我们有用才不杀不食,这还是出于自私之念。况且如蜥蜴、毒蛇、蝙幅、蝎子、蜘蛛、蟑螂之类,对于我们都是无用的,请问为什么不吃呢? 

【原文】问,鸡犬牛羊,皆哀鸣畏死,杀之固所不忍。水族无声泪者,安能尽戒。●答,形有大小,性无大小。杀防风氏与婴儿,其罪均也。倘谓形小者可杀,则人身更小于牛,是杀牛反不如杀人矣。若云无声不痛,试于哑人就戮时察之。

,操刀自割,固害慈心。今携物至他所,使人杀讫,然后持归,不失远庖厨之义,足矣。●答,此掩耳盗铃也。若使人代杀,即可嫁祸于人。则屈受笞杖者,但当怨隶人,不当怨官长。若他处就戮,即可迁怨彼处。则枉判流徙者,但当恨边地,不当恨刑官。岂物类可欺,自心可欺耶。

【译白】问,鸡狗牛羊之类的牲畜都哀鸣怕死,宰杀它们固然心中有所不忍。而水族中鱼虾之类的则无声无泪,我们总不能连鱼虾水族类的都不吃吧?●答,形体有大小之分,但本性并没有大小之分。你杀害高大的部落首领防风氏与杀一个婴儿的罪是一样的。如果说形体小的物命就可以恣意杀害的话,人的形体比牛还小,那杀牛反而不如杀人了。如果说不会出声说话的物命就没有痛苦,试问哑巴被杀害时,难道会没有痛苦恐怖吗?

,自己亲自动手杀生固然是损害了慈悲心。如果拿到外面,请别人代为宰杀之后再拿回家,倒也不失孟子所谓的“君子远庖厨”之义,这样总可以了吧。●答,这样做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。如果请他人代为宰杀,就可以嫁祸于他人。那么那些受怨屈挨棍棒的人会只怨恨行刑的差役,而不怨恨官长吗?如果拿到别处宰杀就能让怨魂迁怒于别处,那么被怨枉判刑流放的人就应当只怨恨他去的边地,而不应当怨恨误判他刑的官员了。岂有物类可欺,自己本心亦可欺的道理呢?

【原文】问,所放之物,被人捕去,奈何。●答,捕者自捕,放者自放。譬如良医疗病,不能保将来之不死。譬如凶年设粥,不能保日后之不饥。譬如工师构大厦,不能保久远之不坏。世间万事皆然,何独至于放生而疑之。无如今人当名利所在,则奋然勃然,略无顾虑。独至善事当前,则逡巡畏缩,百计求其弊端。宜乎酿成此苦娑婆界也。

,物既损伤,放之未必终活,何苦枉费钱财。●答,物既损伤,尤可怜悯。若乘此而生,固莫大之功。倘不幸而死,使物类善终,不犹愈于鼎镬煎熬乎。譬如狱中之囚,明知其无辜而将纵矣。岂得因彼形容枯槁,反置之死地乎。

【译白】问,放生后的物类被人捕去了,该怎么办呢?●答,他捕他的,你自放你的。正如良医给人治病,并不能保证病人将来永远不死;又如灾年设粥棚施饭,并不能保证这些灾民以后就永远不再挨饿;又比如修建高楼大厦,也不能保证它永远不倾毁。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这个道理,为什么偏偏对放生就疑虑重重呢?无奈现代人当名利现前时,都奋然争夺,没有一丝一毫的顾虑;而唯独在做善事的时候,就左右畏缩,彷徨不前,总觉得这样做也不好,那样做也不好,千方百计给自己找退缩的理由。正因为如此的诸多不善,才造成我们现在这个众苦充满的娑婆恶世界啊!

,那些物命如果在被捕时就已损伤,即使买来放生,也不见得能活命,又何必白白浪费钱财呢?●答,物命既已受了损伤,就更应该加以怜惜了。如果因买放而得以活命,固然是莫大的功德;即使万一不幸死了,也是得到善终,不比遭受汤烹油煎之苦更好吗?就好比牢狱中的囚犯,当证明了他的无辜而将要释放,哪能因他形容枯瘦就反而置他于死地呢?

【原文】问,行善以立心为主,心地苟善,何须戒杀。●答,何哉。尔所谓善心者,为口腹之娱,使物类受弥天痛苦,究竟一入咽喉,遂成粪秽脓血。则天下凶心毒心,莫此为甚矣。试问善心更在何处。吾恐三恶道中,尽是此辈善心人也。

,吾则无可无不可,非戒杀,非不戒杀,置之无心而已。●答,无心戒之,功固不浅。无心杀之,罪亦不轻。寇盗劫掠他家,飞矢误中于汝,汝能谅其无心乎。

,异类众生,不下恒沙之数,今所救有限,亦何济于事。●答,上帝好生恶杀,生全一物,已合天心,况多命乎。譬之贫者,铜山金穴不可得,即斗粟亦足延命。

【译白】,行善以培养善心为根本,只要心地善良,又何须戒杀呢?●答,哀哉!你所谓的这种善心人,为一己的口腹之欲,不惜让其它生灵蒙受被杀断命的痛苦。而吃下的这些所谓美味一入咽喉,很快就变成粪便脓血了。天下的凶心毒心,还有什么比这更残忍的呢。请问你所说的善心到底在哪里呢?只怕三恶道中都是这类所谓的善心人吧!

,我对物命可杀可不杀,不定戒杀,也不定不戒杀,顺其自然,无心处之罢了。●答,无心于此而能戒杀,此种功德自是不浅;无心而杀生,这种罪过也不轻。比如说贼寇劫掠他家,飞箭误射中你,你能原谅他们的无心吗?

,异类众生之多,多于恒河沙之数,而我们所能救的极其有限,何济于事啊!●答,上天有好生恶杀之德,能怜惜保全一条物命,已经是合乎天意了,何况是保全许多生命呢!好比贫穷的人,虽然铜山金矿不可得,但哪怕仅一斗半升粟米也足以延续生命了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anshiquanshu/11289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安士全书今译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释生物养人之疑

下一篇:释业重难救之疑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免费领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