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仙能作诗的故事,在各种书籍中所见颇多;狐仙能画画的却很少见。海阳李砚亭先生说:顺治、康熙年间,隐士周王寻曾漫游楚豫等地。周爵以画松出名。有位士人请他在自己书房的墙壁上作画,他便画了一棵大松树。只见树根起于西墙的下角,曲折挺拔,横贯墙壁北侧,而纤细的松枝梢部探出了东墙弓、二尺;坐于画下,只觉浓阴覆盖,长风欲来。
士人备办酒席邀请佳宾一同来欣赏这幅壁画。众人聚集在画前,正在指指点点,翘指赞叹,忽然有位朋友拍掌大笑,笑得前仰后合,其他朋友先是一楞,继而也哄堂大笑起来。
原来,那棵松树下面,还画有一幅秘戏图,画上有只大木床,床上铺着长长的褥单,一男一女裸露全身,正在床上拥抱交接;他们心意相合,眉目传情,柔媚之态十分逼真。有两个婢女侍立一旁,也是一丝不挂,一个正在挥动扇子驱逐蝇虫,另一个正用两手去接女主人的枕头,以免掉落到地上。原来,画上的人物正是士人夫妻及其婢女。家中奴仆也都跑来观看,一个个捂着嘴笑个不停。
士人气愤之极,手指着空中比比划划地大骂“妖狐”。忽然,房檐上有人大笑道:“先生出言不逊,实在有伤大雅,那日,我听说周处士到这儿来作画,未能亲眼目睹。昨晚,才有机会领略画中之妙境。我越看越入神,坐在这里意忘记离去了。以至于来不及躲避,被您撞上了。我并没有向您投掷砖头瓦块来触犯您,不想,您却痛骂了我一顿。我心中实在忿忿不平,才和您开了个小小的玩笑,可您还不觉悟,竟然乖戾如初。我便在您家的墙壁上画了这幅秘戏图,以博众人一笑。就是这么回事,您该明白了吧?”
原来头一天晚上,士人开始准备招待客人用的器具,与小奴举着蜡烛来到书房,突然,见到一个黑不溜湫的家伙冲出门去。士人知道那是狐魅,便厉声责骂了一通。
众人又是安慰又是劝解,并在宴席上虚设了一个座位,请那个狐仙人席,他不推辞,酒席宴间,他说起话来声音琅琅,却始终不露形迹,敬酒到了他面前,他一饮而尽,却不吃一口酒菜。
他还说:“我已经有四百年不进荤腥儿了。”酒宴将散时,狐仙对士人说:“您太聪明了,所以往往想以气势压人。这决非修养身心的途径。也决非保全自身的途径。今天的事,幸亏遇上了我;倘若遇到一位同您气性一样大的狐仙,结果如何就难说了。只有不断地加强文化修养,才能改变气质。希望您多在这上面下功夫。”他一再叮嘱士人,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辞而去,众人再去看那幅秘戏图,已是荡然无存了,如同被水洗过一样。
第二天,书房的东墙上忽然出现了几株色彩鲜艳的桃花,下面衬托以青苔和绿草。花儿不甚密,有的已经开放,有的刚开了一半,有的已经败落,有的虽败而未落;有八、九支花瓣从枝头上飘落下来,正在随风舞动,这种意境,尤非笔墨所能绘出。上面题有陈师道的两句诗,诗道:“芳草无行径,空山正落花。”诗后没有落款。
士人知道,这是狐仙对昨晚酒宴的答谢之作。后来,周王寻见了这幅桃花图,叹道:“这幅作品属神意所为,无一丝笔墨的痕迹。相比之下,我的画便显出过份地追求棱角,故作姿态了。”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yinguogushi/3591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