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秋天,一位北京的朋友打电话给我:“妈妈要去世了,她的心境非常不稳定;爸爸和老公也都时不时发脾气。我这几天都要烦死了。怎么办呢?”
我说:“稳住。我给你几个建议:一、问问老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事情,一一承诺好,让老人了心;二、把能想起来的,老人做过的所有善事,列一个清单,经常念给老人听;告诉老人,因为您的善举,哪些哪些人受益了,善有善报,您会有个好的去处;……”
朋友说:“好,好。那我烦怎么办呢?”
我说:“你不是很想承担你母亲的痛苦吗?你现在的烦就是在替她呀。”
朋友马上说:“那让我多烦一些吧!”
其实,我并不知道这位朋友的烦,是否在替她母亲分担痛苦。但这样一说,朋友对烦的期望值就增加了,反而减轻了烦。母亲感应到女儿的心态沉稳了,自然也减少了不安。
这里还运用了积极心理学,就是正面积极的暗示,而不是否定。举个例子:现在各位读者不要想一头黄色的牛,千万不要在脑海里想一头黄色的牛。……哎,你可能已经浮现了一头黄牛的形象。所以,对于临终的人,如果用诸如“你不要牵挂”、“你不要害怕”之类的,当事人可能想,什么是牵挂?什么是害怕?反而去牵挂和害怕了。如果用“你会放下的”、“你会平静的”等等,就比较有效。
后来,这位朋友打电话来,说妈妈去世之后,脸非常好看,比生前还好看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zhuannianyixiang/682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