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客问天如老人曰,永明寿禅师,海内推为宗匠,而自修净土,且以教人,谓,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蹉路。无禅有净土,万修万人去。无乃自屈其禅,而过赞净土耶。●答,永明大师非过赞也。净土法门,至广至大。净土修法,至简至易。广大者,一切机缘,收摄都尽。上而等觉位中菩萨,下至愚夫愚妇,五逆十恶之徒,临终念佛悔过,无不往生也。简易者,初无艰难劳苦之行,但持六字名号,即便往生,得不退转,直至成佛而后已也。试问修行出世,更有捷于此者乎。非寿禅师,不能以此自修。非寿禅师,不能以此教人也。
【译白】有一个客人问天如老人,永明延寿禅师,全国都推崇他是一代禅宗大师,而禅师他自己却修行净土法门,并且用净土法门来教化别人,说,只修行禅宗却没有修行净土的人,十个里面有九个都会走上歧途。而没有修行禅宗只修行净土的人,一万个修行,就有一万个人能够往生。这样难道不是太过于贬低禅宗,而过于赞叹净土宗了么?●天如老人回答,永明延寿大师并没有过分赞叹净土宗啊。净土法门,它的广大是到了极点的。而净土法门的修行方法,又是简单容易到了极点。为什么说它广大到了极点呢?因为一切根机的修行人,都能被摄取在净土法门里,没有遗落。上至等觉菩萨,下至没有文化的愚夫愚妇,甚至犯下五逆十恶重罪的人,临终前念阿弥陀佛名号并且忏悔以往业障,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。为什么又说它简单容易到极点呢?因为一开始修行就没有什么特别辛苦的行动,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,就可以往生,得到不退转佛道的保证,一直可以达到成佛才为止。试问修行佛法想要脱离轮回,还有比净土法门更快捷的了么?不是永明延寿禅师这样的大师,不能以净土法门作为自己修行的法门,不是永明延寿禅师这样的大师,不能用净土法门来教导别人一起修行净土的啊。
【原文】问,广大简易,既闻命矣。但禅宗悟达之士,既曰见性成佛,何必复求净土耶。●答,惟其悟达,故愿求生。汝但未悟耳,使汝既悟,则净土之趋,万牛难挽矣。且汝谓一悟之后,结习已除,诸漏已尽,无量劫来之怨对已消,更不复受后有耶。抑或尚有结业未完,不免重报轻受耶。且谓一悟之后,遂具三十二相,八十随形好,降伏天魔,救度十方世界乎。抑或神通威力,一时尚未具足,犹待他生后世也。倘谓只消一悟,大事已毕。则诸大菩萨之广修六度,动经尘劫者,反有愧于汝矣。观佛三昧经载文殊菩萨自叙宿因,谓得念佛三昧,世尊记之曰,汝当往生极乐世界。华严经载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,教善财童子,亦终之以导归极乐。楞伽经中,世尊授记龙树,亦有往生极乐之语。至于大宝积经,世尊印许净饭王,及七万释种,同生安养。十六观经指示韦提希,及五百侍女,同觐弥陀。若夫东土之庐山远公,天台,贤首诸宗尊者,无不宣扬净业,共修西方。岂其所悟所证,反出今人下耶。
【译白】问,净土法门的广大和简单容易,我已经听您说了。但修行禅宗通达的人,他们已经见到本性成佛了,为什么还要再求生净土呢?●答,正因为他们通达了本性,才发愿往生。现在你是还没有开悟,假如你已经开悟,那么你求生净土的势头,将是一万头牛也难拉回的啊。你以为一旦开悟以后,一切习气都除去了,一切漏已经没有了,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的仇恨都消除了,不会再有了么?或者还是有没有完结的业力,让你重罪轻报呢?还是说一旦开悟之后,就有了和佛一样的三十二种大丈夫相,八十种随行好,能够降服天魔,救度十方世界的众生呢?再或者神通威力,一时之间还没有具足,还待后世呢?如果说只要一旦开悟以后,就可以成佛了。那么那些大菩萨,经历很长很长的劫来广修六波罗蜜,反而不如你了。《观佛三昧经》上记载的文殊菩萨讲自己以往的因缘,说他得到念佛三昧。释迦牟尼佛为他授记说,你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。《华严经》上记载的普贤菩萨用十大愿王教导善财童子,也是以劝善财童子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结归的。《楞伽经》里面,释迦牟尼佛授记龙树菩萨,也是往生西方的。至于在《大宝积经》中,释迦牟尼佛授记他的父王净饭王和七万释迦族人,一同往生西方。《十六观经》中明确授记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,都一同往生西方,面见阿弥陀佛。还有我们中国的祖师,如庐山慧远大师,天台宗,华严宗的祖师大德们,没有一个不宣扬西方极乐世界,一同修行净土法门的。难道这些人所证悟的,反而在现在人之下么?
【原文】问,净土摄机,诚哉广矣。然所谓净土者,在十万亿佛刹外。较之唯心净土,本性弥陀之说,似乎著迹矣。●答,楞严经云,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。又云,诸法所生,唯心所现。安有佛土而在心外者哉。当知心外无土,土外无心。所谓十方微尘国土者,唯我心中之土也。三世恒沙诸佛者,惟我心中之佛也。知此,则知无一土不依我心而立,无一佛不因我性而现。然则十万亿刹外之极乐,独非唯心之净土。极乐国中之教主,独非本性之弥陀乎。
【译白】问,净土法门所摄取的众生范围,确实很广大。但是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,在十万亿佛土之外,它和自己的心就是净土,自己的佛性就是阿弥陀佛的说法相比,似乎太过于著相了吧。●答,《楞严经》上说,自己的身体及外面的山河、虚空、大地,都是妙明真心之中的万物。又说,一切法都是自己心所变现出来的。怎么可能有佛土会在我们的心外呢?要知道心外面没有世界,世界外面没有心。所说的十万像微尘那么多的世界,都是我心中的世界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像恒河里面沙子一样多的佛,都是我们心中的佛。知道这个道理,就知道了没有一个世界不是由我们的心所显现,没有一尊佛不是由我们的佛性而显现。难道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,就不是我们心中的净土么?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,救不是我们佛性中的阿弥陀佛么?
【原文】问,净土之说,盖表法耳。智者当直悟禅宗,方为上著。若只赞扬净土,将毋执著事相,不明理性耶。●答,归元性无二,方便有多门。识得此意,则禅宗,净土,殊途同归。中峰大师云,禅者,净土之禅。净土者,禅之净土。虽互为阐扬。而修之者,必贵一门深入。故大势至菩萨,得念佛三昧,而曰,以念佛心,入无生忍。普贤菩萨,入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,而曰,愿我命终时,往生安乐刹。是二大士,一侍娑婆教主,一侍安养导师,宜各立门户,而乃和会圆融,两不相碍。安得尚执偏见耶。且尔云净土表法者,岂不以净心即是净土,不复有七宝庄严之净土乎。果尔,则亦将谓善心即是天堂,不必更有夜摩忉利。恶心即是地狱,不必更有刀剑镬汤。愚痴即是畜生,不必更有披毛戴角耶。然则既有寂光净土,必有实报庄严等土可知。况事外无理,相外无性。定要舍事求理,离相觅性,则理事尚不能无碍,安望其事事无碍乎。且尔虽具如来之性,现在犹是凡夫之身。若果能随处净土,试问能于厕溷之中,安之如衽席否。能与犬豕牛马,同槽而食否。能与腐烂尸骸,蛆虫钻啮者,同寝同眠否。如其能之,任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,任汝说纵遇锋刀常坦坦。若犹未也,则是秽净之见未空,爱憎之情犹在。而乃以过量境界,侈口高谈。使浅见之夫,略读几本经书,略看几则公案,便欲谤法造罪,伊谁之咎哉。
【译白】问,净土法门的说法,只不过是佛用来比喻佛法的。有智慧的人,应该直接参学禅宗,才算上等的做法。如果只是称赞净土法门,难道不是执著于事相,不能明白佛性么。●答,回归到最后的本来面目没有两个,而回归之路却有多条。知道了这个道理,那么禅宗和净土,只不过是道路不同,但归宿都是一个。中峰大师说,禅,是净土的禅。净土,是禅的净土。虽然这两个法门互相都有帮助,但是修行的人,必须要选定一门做深入的修行。所以大势至菩萨,得到了念佛三昧,说,我是通过念佛,才入到了无生法忍的。普贤菩萨,进入华严不可思议的高妙境界,而说,愿我临终的时候,往生到西方世界。这两位大菩萨,一个护侍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,一个在极乐世界帮助阿弥陀佛。所以要区分开净土和禅两个法门的特点,然后才能把他们融会贯通,才不会互相妨碍。怎么可以持偏见呢?况且你说净土法门不过是比喻佛法,难道你的意思是只此清净的心就是清净的世界,而没有一个真正七宝庄严的净土么?如果是这样,那你也肯定会认为,有好心就是天堂,不一定有夜摩天、忉利天等天道。坏心就是地狱,也没有真正的地狱中的刀山剑树油锅滚水。愚痴就是畜牲,而没有真正的披毛带角的畜牲。但是既然有常寂光佛土,就一定有实报庄严佛土等。何况离开实际的事情找不到背后的道理,离开具体的相也找不到背后的本性。难道你非要舍弃实事而寻求道理,舍弃相貌来寻找本性,像你这样连事和理都不能融通,哪里可以期望达到事和事无碍的境界呢?更何况你现在虽然也有如佛一样的佛性,但你现在却仍然是血肉之躯。如果你真能像你说的随处都如同在极乐净土一样,试问你能在厕所就像在很舒服的床上么?你能和狗、猪、牛、马这些畜牲,在一个槽里吃东西么?你能和被虫子腐蚀的尸体,同床共枕么?如果你能做到这样,那随你说无论高山平地都和在西方极乐一样,也随你说纵然有刀砍我我也没什么烦恼。如果你不能做到这样,那你污秽和清净的对立仍然还存在,喜爱和憎恨的对立也还有。却以超过自己实际证量的境界空口谈谈。作为一个见识很浅的人,只不过看了几本经书,读了几则禅宗公案,就想要谤法遭罪,这又是谁的过错呢?
【原文】问,修行求出生死,故贵无生。慕西方而愿往,得毋乖于无生之义乎。●答,以生为生者,常见之所失也。以无生为无生者,断见之所惑也。生而无生,无生而生者,第一义谛也。盖妙真如性,本自无生,因缘和合,乃有生相。以性能现相,故曰无生即生。以相由性现,故曰生即无生。知此则知净土之生,惟心所生。若疑远而难到,则心包太虚,量周法界,夫何远之有。
【译白】问,修行是为了求出离生死,所以贵无生。欣慕西方极乐世界而发愿往生,难道不是和无生的道理相违背么?●答,把往生认为是生的,是执著常见失误的地方;而把无生作为无生的,是断见所迷惑的地方。生而无生,无生而生,才是真正的第一义谛。因为真如本性,本来是无生的,因为因缘和合,才有了生的相状。因为本性能显现相,所以无生就是生。因为相是由性显现,所以生也就是无生。知道这个就知道了净土的往生,是心所生。如果怀疑太远而难以达到,那要想想真心能包裹太虚含周法界,这样来说那里有什么遥远呢?
【原文】问,十方佛土,净妙者多,今偏指极乐,又偏赞其境胜,缘胜。何耶。●答,此间国土,众苦所归,纵有乐缘,皆招苦果。西方不然。所以经云,是诸众生,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名极乐。试以两土略一较量,岂特天渊。只如此方投胎,必在胞十月,分娩之际,与鬼为邻。彼则质托莲房,安坐妙香宫殿,既不受胞胎之污秽,复不累母氏之劬劳,而人世之生苦谢矣。此方年老之人,发白面皱,腰曲背驼,坐起须人,奄奄一息。彼则法味资神,永无衰老,十方国土,瞬息往来,而人世之老苦免矣。此方一遇疾病,则呻吟床褥,宛转哀号。彼则具大神通,有大威力,国中不闻痛痒之名,而人世之病苦绝矣。此方人必有死,死必有罪,唯有低头就缚,押付阎罗。彼则一托莲胎,便成金刚不坏之体,相好光明,寿命无量,而人世之死苦捐矣。此方有合必有离,劬劳之父母,难保长存,恩爱之夫妻,类多各散。彼则法中眷属,永远相亲,宁有爱别离之苦乎。此方仇敌相寻,有怨必报,大怖切心,无可逃避。彼则相亲相敬,无非菩萨胜友,相与周旋,曾有怨憎会之苦乎。此方人类,皆为衣食奔波,妻子驱遣,困苦万状。彼则念衣衣来,想食食至,宫殿园林,无非七宝,各各受用自然,曾有所求阙绝之苦乎。不特此也,此方则丑秽形骸,根多缺陋。彼国则光明赫奕,相好庄严。此方则头出头没,轮转生死。彼国则一证无生,永不退转。此方则丘陵坑坎,荆棘成林。彼国则宝树参天,黄金为地。又此方则观音势至,徒仰嘉名。彼国则二大菩萨,亲为胜友。彼此较观,境缘迥胜。境胜者,可以摄取净之心。缘胜者,可以助修行之力也。
【译白】问,十方世界佛国净土,清静美妙的有很多,而现在单单提出极乐世界,又单单赞叹极乐世界环境好,因缘好,是什么原因呢?●答,我们这个世界,充满了太多的苦痛,即使有快乐的因缘,也都招来的是痛苦的结果。西方极乐世界却不是这样。所以《阿弥陀经》上说,极乐世界的众生们,没有一切苦恼,只有快乐,所以这个世界名叫极乐世界。试着把我们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稍微比较一下,它们之间的差距岂止是天地悬殊。比如我们这个世界投胎,一定要怀胎十月,孩子出生的时候,无数恶鬼就在他旁边。而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在莲花中化生,很轻松的就自然坐在充满美妙珍宝的宫殿,既不会有怀胎和出生的污秽,也不会让母亲很辛苦的怀胎,而人生的生苦自然就没有了。我们这个世界年老的人,头发白了,脸皮皱了,腰变弯了,背变驼了,坐下站起都需要人来帮助,奄奄一息。西方极乐世界则是用佛法来滋养精神,永远没有衰老,十方世界的佛土,瞬息之间都可以来去,这样人生的老苦也避免了。我们这个世界一染上疾病,则在床上呻吟,痛苦的叫唤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则有大神通,大威力,国中听不到痛苦的名字,这样人生的病苦也没有了。这个世界人肯定会死,而死亡时肯定带着恶业,只有低头被绑,被押到阎王那里受审。西方极乐世界则是一旦在莲花里化生,便成就了金刚不坏的身体,具有美好的相貌和无量的光明,寿命没有限量,这样人生的死苦也没有了。我们这个世界有相聚就一定有分离,辛劳的父母,难以保证长久在世,恩爱的夫妻,很多都分散。而西方极乐世界却都是修行佛法的同修伴侣,永远在一起互相勉励,怎么会有爱别离之苦呢?我们这个世界有冤仇的人互相寻找,有仇必报,充满恐怖之心,无处可逃。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大家互相亲近尊敬,都是菩萨同修作朋友,互相参学,怎么会有怨憎会苦呢?我们这个世界的人,都是为了吃饭穿衣而奔波,被妻子儿女所驱使,辛苦万分。西方极乐世界则是想衣服衣服就来,想食物食物就来,宫殿园林,都是七宝所构成,每个人享受的非常自然,怎么会有求不得苦呢?还不止这些,这个世界人的身体丑陋污秽,常有六根不具足的人。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光明显耀,相好庄严。这个世界人在苦海中头出头没,在轮回中没完没了的轮转。而西方极乐世界人则是证无生法忍,永远不会退转。这个世界则是充满丘陵沟壑,荆棘密布。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宝树参天,黄金为地。这个世界对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,只能徒仰嘉名。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可以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做为同参道友。这样比较来看,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、法缘都万分殊胜。环境殊胜,可以增强求生净土之心。法缘殊胜,则可以做为修行的助力。
【原文】问,欣厌之心,即爱憎之念。爱憎乃生死岸头事,非修行人所宜,奈何。●答,厌离娑婆,欣慕极乐,虽具爱憎之心,然非世间之爱憎,乃十方如来转凡成圣之爱憎也。若非厌离,何以脱此娑婆浊世。若非欣慕,安能生彼极乐莲邦。盖惟厌离而后能转凡,欣慕而后能成圣也。
【译白】问,欣慕极乐厌恶娑婆的心,就是有贪爱有憎恨的心,贪爱憎恨是造成生死轮回的原因,不是修行人应该有的。这又怎么解释呢?●答,厌恶娑婆,欣慕极乐,虽然是爱憎之心,但不是我们这个世间的爱和憎,而是十方如来转凡成圣的爱和厌。如果不是厌恶想要出离,怎么能脱离这个污染的娑婆世界呢?如果不是欣慕,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呢。唯有厌离才能脱离凡夫,唯有欣慕才能成为圣人。
【原文】问,此间饮食衣服,宫室器皿,必待营为,方能受用。云何极乐世界,一应享福之事,皆可自然而来。●答,享福之事,皆从修福而来。北俱卢洲,其饮食衣服,皆能受用现成。何况阿弥陀佛万福庄严之宝刹乎。大阿弥陀经云,此讲堂宫宇,初无作者,亦无所从来,以彼佛愿大德重,自然化生。又云,他方佛刹,悉皆为善,无造恶之所,故其福德,亦皆自然。其次有世界,为善者多,为恶者少,亦有自然之福,不待修营。若此世界,为恶极多,为善极少,故不自修治,物无自有。
【译白】问,我们这个世界的饮食衣服,宫殿器皿,都要去经营谋求,才能得到和享用。为什么极乐世界,所有的享乐事情,都可以自然而来呢?●答,享福的事,都是从修福而来。北俱卢洲的饮食衣服,都能够享用现成。何况是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七宝佛刹呢?《大阿弥陀经》说,极乐世界的讲堂宫殿,一开始就没有修建的人,也不是从什么地方来的,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大德重,自然变化出来的。经里还说,他方的佛土,纯都是为善,没有造恶,所以他们的福报功德,都是很自然出现。还有一些世界,为善的人多,为恶的人少,也有自然而来的福报,不用等经营谋求之后才能享受。而我们这个世界,为恶的人太多,为善的人太少,如果不亲自去经营,需要的东西是不会自然出现的。
【原文】问,念佛往生者,临终之时,皆见佛与菩萨,亲来接引。经云,诵持往生咒三十万遍,阿弥陀佛常住其顶,卫护是人。假令十方世界,皆诵真言,皆求佛与菩萨接引。阿弥陀佛安能皆住其顶,往而迎之乎。●答,天上日月之光,犹能普照世界,不患光之不足,何况佛之誓愿神通乎。
【译白】问,念佛往生的人,临终的时候,都能看见阿弥陀佛和众多菩萨,亲自来接引他往生西方。经中说,诵持往生咒三十万遍,阿弥陀佛就会常常在这个人的头顶之上,保护这个人。如果十方世界的人,都念诵往生咒,都求阿弥陀佛和菩萨来接引。阿弥陀佛怎么能都住在每个人的头顶,前往接引呢?●答,天上太阳和月亮的光明,尚且能普照世界,不用担心它们的光明不够,何况佛的誓愿威神呢?
【原文】问,华严会上,普贤菩萨现坐道场,众菩萨尽其神力,不能得见。今往生者,皆博地凡夫,如何即能见佛。就其所见之佛,果与菩萨所见之佛,无以异乎。●答,佛相总如是,所见各不同。初生西方者,所见不过佛之粗相,如三十二相,八十随形好之类。若华严经所云,如来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,恐非大菩萨不能见也。譬之诸天所食须陀之味〖须陀,天之甘露〗,一器之中,色味各别。又如有病人与无病人,共尝一物,甘苦迥殊。所以世尊佛土,本极严净。螺髻梵王,只见如自在天宫。余皆见其土石诸山,秽恶充满。见佛亦如是。
【译白】问,在华严法会上,普贤菩萨亲自示现坐在道场中参与法会,但是众多的菩萨尽其神力,也看不到普贤菩萨。而现在往生西方的人,都是有业障的普通人,怎么能见到阿弥陀佛呢?难道他们所见的阿弥陀佛,果然和菩萨所看到的阿弥陀佛,没有差别么?●答,佛的相貌总是一样的,但众生看到的却是不同。刚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所见到的不过是佛的很大略的相貌,比如三十二相,八十随行好之类的。如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佛陀有十个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丈夫相,恐怕只有大菩萨才能看到。比如天道所吃的甘露,虽然同在一个食器之中,每个人尝到的味道却各有不同。又比如有病人和无病人,他们吃同一个东西,感觉到的滋味或甜美或苦涩,完全不同。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国土,本来也是非常清净庄严的。而大自在天王所看到的却和自在天宫完全相同。而其他的人看到的国土却是由土石高山丘陵所组成,充满了污染丑恶。见佛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【原文】问,此间念佛,西方七宝池中,即生莲华一朵。若能精进,其华渐大。徜或退惰,其华萎落。信乎。●答,此易明也。譬之大明镜中,凡有物来,必现其影。且如舍卫城中,树提伽楼阁,不过白银琉璃所成,然其墙壁中,犹能现出一城中事。何况阿弥陀佛清净庄严之宝刹乎。此间念佛,彼土生莲,固无疑也。
【译白】问,有一种说法,在这个世界念佛,就会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,长出一朵莲花。如果念佛人能精进修行,那么这朵莲花就会渐渐长大。但如果念佛的这个人退心或者修行懈怠,那么这朵莲花就会枯萎乃至脱落。果真是这样么?●答,这个道理很清楚。比如一面很大很亮的镜子,只要有东西来到镜子前,一定会在镜子中显现出影像。比如在舍卫城中有一座树提伽楼,是由白银琉璃修成的。在这座楼的墙上,尚且可以显现出整个城中之事。何况阿弥陀佛清静庄严的极乐世界呢?这个世界念佛,西方极乐世界长出莲花,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。
【原文】问,带业往生,且得不退。则人于生前,世缘未了,何不且做世间事业,直待临终,然后念佛乎。●答,此邪说也。存此一念,自误多矣。发此一言,误人多矣。恶人临终,念佛往生者,必其宿有善根,又遇得善知识,所以临终有此侥幸。此乃千万人中之一,岂各人临终,皆有此侥幸哉。群疑论云,世间有十种人,临终不得念佛。一者善友未必相遇。二者业累缠身,不遑念佛。三者偏风失语。四者狂乱失心。五者或遭水火。六者遭遇豺狼。七者恶友坏其信根。八者饱食过度,昏迷猝死。九者阵亡。十者高岩失足。有一于此,便难念佛。纵使好病而死,当四大分离之候,亦未免风刀解体,恐怖慞惶,岂暇安心念佛。又或业缘未毕,世念未休,家私未明,后事未办。而且求医问卜,扰乱其心。子哭妻啼,惊惶其耳。方寸之内,一无主张。当此之时,求其从容念佛,望其一心不乱,万无此理。所以古人云,莫待老来方念佛,孤坟多是少年人。又云,平时劝人念佛,皆说我忙。独至无常一到,极忙也休。人生在世,能有几时。乘此未老未病,便当屏弃俗缘,干办要事。得一日光阴,念一日佛号。得一时工夫,修一时净业。不然,一失人身,万劫难复矣,危哉。
【译白】问,带业往生,并且得到不退转的地步。那么人在活着的时候,尘缘还没有了结,何不暂且做世间事业,直等到临终的时候,再念佛呢?●答,这是不正确的说法。心里有了这种念头,就会很耽误自己啊。对别人说这样的话,就会误导很多人啊。作恶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能够念佛往生的,都是在过去世就有很大的善根,今生又遇见了良师益友,所以临终才会很侥幸的能够念佛往生。这种事情是千万个人里面难得出现一个,岂是每个人在临终的时候都能遇到这么侥幸的事。《群疑论》里说,世上有十种人,临终时候难以念佛。第一,不一定能遇见好的老师和同修。第二,业障缠身,没有闲暇念佛。第三,中风无法出声念佛。第四,患有精神病失去心智。第五,遭受水灾火灾。第六,遇到豺狼等野兽。第七,遇到坏的朋友扰乱修行人的信心。第八,饮食过度,昏迷猝死。第九,在军阵前战死。第十,在高山上不慎堕落。只要有一种上述的情况,就很难念佛了。纵然不是很痛苦而病死,在四大分离的时候,不免就像用一把刀来肢解身体一样,痛苦害怕,怎么能安心念佛呢。又或者世俗的因缘没有完毕,留恋世间的念头没有休止,家里的私事没有了结,身后的事情没有安排好,并且到处求医问卜,扰乱临终人的心念。儿女和妻子哭泣,在临终人耳边吵闹,而这个临终人的心里,没有一个确定的主张。在这个时候,要求这个临终的人可以很从容,希望他能一心不乱,决定没有这个道理。所以古人说,不要等到年老了再来念佛求往生,埋在孤坟里的很多都是年轻人啊。又说,平时劝人念佛的时候,那些人都说自己很忙,没有时间念佛。但是等到无常到来的时候,再忙的人也要停下来。人活在世界上,到底能有多长时间呢。要趁着现在还没有老没有病,就应该远离世俗的因缘,而要做最重要的事情。有一天的时间,就念一天的佛号。得到一刻的时间,就修一刻的净业。如果不这样,一旦失去了人身,那是万劫都难再得,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。
【原文】问,待老修行,固无此理。但凡夫皆在世网中,有事不能拨弃,奈何。●答,人在世间,必有一死,修与不修,总不得免。与其堕落,孰若超升。苟其痛念无常,何患用心不切。无论处静处忙,顺境逆境,总与念佛求生,两不相碍。纵使世缘极重,亦当忙里偷闲,定为日课,或万或千,不可间断。其冗忙之极者,晨朝十念,定不可阙。
【译白】问,等到老了再修行,固然是没有这样的道理。但是凡夫都是生活在世网之中,俗事牵绊不能放弃,该怎么办呢?●答,人活在世间,肯定都有一死,无论是否修行,都不能幸免。与其堕落恶道,为什么不求往生西方呢?如果人能够很深刻的思考无常的道理,哪里会怕他修行的心不迫切呢。无论清闲还是忙碌,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,都和念佛求往生,不相妨碍。纵然世俗的事情很多,也可以忙里偷闲,给自己设定一定的修行功课,或者一万声佛号,或者一千声佛号,每天坚持修行不间断。如果是日理万机的人,那每天早上按照十口气念佛的法门修行,是一定不能再少的。
【原文】问,一心不乱,一日至七日,即得往生。或一日,七日内一心,此后不能一心,未知亦得生否。●答,既能一心,以后心即稍散,定不至于大散。如颜子三月不违仁,三月以内,固是仁人,岂三月以后,遂为恶人耶。苟能常自检点,屡发弘愿,无不生者。
【译白】问,一心不乱,一天到七天,就可以往生。或者一天、七天内能够一心不乱,今后又不能一心不乱了,不知道还能不能得往生呢?●答,既然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,那么以后即使心有稍微的散乱,也一定不会散乱太多。比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可以三个月不违背仁义,三个月以内,固然他是个仁人君子,难道三个月之后,他就变成一个恶人么?如果修行人能够经常检查自己的过失,经常地发求生极乐的大愿,那是没有不往生的人。
【原文】问,念佛者,念念相续,功方能密。但暑月之内,裸体时多,安得竟日衣冠。未知饮食坐卧,裸形盥漱时,皆可念佛否。●答,默念无妨。所谓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也。
【译白】问,念佛的人,清净的念头不间断,他的功夫才能上路。但是在夏天的时候,经常会裸露身体,怎么能像白天一样穿着整齐呢。不知道吃饭、喝水、坐下、躺着,裸露身体,洗澡洗脸的时候,都可以念佛么?●答,这个时候在心里默念就可以了。就像古人所说的,在最紧迫的时刻也这样念佛,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,也一定还是这样念佛。
【原文】问,一心称名时,又发求生净土之心,似乎杂以两念,如之何。●答,称名,固所以求生也。经云应当发愿,愿生彼国。又云执持名号。则知固一事,非两事也。譬之做举业家,其欲得功名,求生净土也。其读书作文,执持名号也。此处似有微分也。则求生之念,宜于早晚发愿时。若称名之刻,又当专一其心,不可使之以夹杂也。
【译白】问,一心念佛的时候,又发起求生净土的心,这样似乎是参杂了两个念头,该怎么办呢?●答,称念佛号,就是要求生极乐世界。《阿弥陀经》上说,应该发愿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又说持念佛号。这样可以知道念佛和求生极乐,本来就是一个事情,而不是两个事情。就像求登科第之人,想要考取功名,就如同求生净土。而读书作文,就如同持念佛号。这里似乎有微细的差别。那么,求往生的发愿,适宜在早课晚课时,如果是称念佛名的时候,就应该专心一意称名,不要让其他念头间杂在其中。
【原文】问,终日念佛,遇福则作,固是学人本分。但作福时,未免心在福事,不在佛号,未识有碍一心不乱否。●答,明镜本空,物来则现,于镜空何碍。人但事未至而将迎,事已过而留滞,乃为病耳。
【译白】问,每天不间断的念佛,如果遇到可以修福报的事情就去做,本来就是学佛人的本分事情。但是在修福报的时候,不免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件事上,不能继续念佛,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妨碍一心不乱呢?●答,明亮的镜子本来空寂,有东西来了就自然显现,这个和镜子本来空寂有什么相碍呢?人只是在事情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去相迎,事情过去了又放不下,这才是问题所在。
【原文】问,父母之恩,最难图报,若能往生西方,未识有法可以报恩否。且人生一世,即有一父母,若百千万亿世,即有百千万亿父母。未知往生之后,能各记忆姓名,各知其所在,可以一一报之乎。●答,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,此世俗之言也。以世俗之道报亲,诚无可报之法。若往生之后,欲报其亲,则易易矣。岂惟报一世之亲,即欲报百千万亿世以前之父母,亦有报之之法。盖人一至西方,必得神通天眼,能见无数世界之事。必得神通天耳,能听无数世界之声。必具他心通智,能知一切众生之心。必得宿命通智,能知无量劫前死此生彼之事。所谓某人在某处,如是名,如是姓,如是种族,如是居里,纤悉皆知。可以惟我所为,尽其报效。岂有父母之恩,不能酬答者乎。昔孟子称舜之孝,曰,为天子父,尊之至也。以天下养,养之至也。使吾往生为菩萨,俾父母为菩萨之父母,不更尊于人类乎。且使父母得生净土,念衣衣来,想食食至,受自然之福,享无极之寿,不更愈于以天下养乎。况一国土中,不过一天子。若有第二位孝子出来,也要想以天下养,则必谋为不轨,反做乱臣贼子矣。岂若净土法门之尽人可以展其孝,仍无碍于世法乎。
【译白】问,父母的恩德,最难报答。如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报答父母的恩德呢?况且作一次人,就会有一世的父母,那么转生百千万亿次,就会有百千万亿父母。不知道往生西方之后,能否知道每一世父母的名字,知道他们各自在什么地方,可以一一报答他们的恩德么?●答,父母的恩德,像高天一样没有极限,这是世俗之人的说法。如果用世俗人的方法,确实没有报答父母恩德的方法。如果一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,想要报答他的父母的恩德,那是很简单的事情。而且不仅是一世父母的恩德可以报答,即使想要报答百千万亿那么多世之前的父母,也有报答的方法。因为一旦往生西方极乐,就一定能够得到天眼通,能够看到无数世界的事情。一定能够得到天耳通,可以听到无数世界的声音。一定能够得到他心通,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想法。一定能够得到宿命通,能够知道无量劫前生死的事情。某个人在什么世界,什么名字,什么种族,住在什么地方,这些事情全部能知道。这样就可以尽我的能力,来报答他们。怎么会有父母的恩德不能报答呢?以前孟子称赞舜王孝顺,说,让父母成为天子的父母,这是尊敬父母达到了极点。用天下来孝养父母,这是孝养的极点。假使我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菩萨,让父母成为菩萨的父母,这不是比人道的孝养更高很多么?况且如果能够让父母也往生极乐世界,想穿衣服,衣服就会自然而来,想要吃饭,饭就会自然出现,享受自然的福报,享受无量的寿命,这不是比用天下来孝养父母更好么?况且一个国家里面,只能有一个国王,假使有第二个孝子出现,也想用天下来孝养他的父母,那他只能想要推翻现在的国王,反而去做谋反作乱的人。那里比得上修行净土的人都可以孝养父母,而并不妨碍世间法呢?
【原文】问,异类众生,在三恶道中受苦者,其数无量。吾安能一一救之,而徒发此虚愿乎。●答,菩萨欲普度众生,则一应三恶道中受苦者,皆我分内应度之人。岂可因其多而有畏心,因其多而有厌心倦心乎。地藏菩萨云,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。普贤菩萨十大愿,愿愿以尽众生界为期。然则修净业者,欲生西方,不当以回入娑婆,誓拔三途为愿乎。
【译白】问,在三恶道中受苦的异类众生,他们的数量多得不可计数。我怎么能一一都去救度呢,这不是一个空虚无法实现的愿望么?●答,菩萨想要普遍的救度众生的话,那所有在三恶道受苦的众生,都是他分内要救度的。怎么可以因为他们的数量太多而生起恐惧心和厌倦心呢?地藏王菩萨说,如果地狱里受苦的众生没有被度尽的话,那我就誓不成佛。普贤菩萨发下的十大愿王,每一个愿都是以度尽一切众生为期限。所以修行净土的人,想要往生西方,难道不应该以回入娑婆世界,发誓救度三恶道众生为自己的誓愿么?
【原文】问,微细物命,其类甚多。假令每见物类,即发救度之心,不识此心仅能毕我志愿乎。抑或仍有益于彼乎。●答,当观发心之诚否,苟能竭我之诚,无不有益于彼。观世尊往劫为忍辱仙人,目连往劫为樵夫事,便知发心之有益(释迦如来,于无量劫前,为忍辱仙人,在山中修道。遇国王出猎,逐一走兽,问道人,兽今何往。此时若实告之,则害兽。不实告,又妄语。沉吟未对。国王怒,斫去一臂。又问之,亦沉吟不对。又斫去一臂。道人乃发愿云,我成佛后,当先度此人,勿使世人效彼为恶。后首度比丘憍陈如,即当时国王也。 佛世有一城人难化。佛言,此辈人与目连有缘。因遣之往,其人果皆向化。问佛因缘,佛言,目连往劫,曾为樵夫,惊起无数乱蜂。目连戒之曰,汝等皆有佛性,他时我若成道,当来度汝。今此城人,乃当日聚蜂也。因其曾发一念,故与有缘。 观此,不特见一切人类,皆当劝其念佛,发救度之想。即见一切异类,亦当代其念佛,发救度之想矣)。
【译白】问,微细的动物,它们的数量太多了。假设每次看到生命,马上就发起救度它的心,不知道这样的发愿只是我的发愿呢,还是也可以对这些动物有帮助呢?●答,要看发这种心的时候是不是至诚,假设能够尽我的至诚心,这样也是能有益于它的。可以参照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为忍辱仙人,大目犍连尊者过去世作打柴人的事情,就可以知道如此发心的好处了(释迦牟尼佛在无数劫以前作忍辱仙人,在山中修道。遇见国王出来打猎,在追一个逃跑的野兽,国王问仙人,看到野兽现在逃到哪里了。忍辱仙人想,如果把实际情况告诉国王,就会伤害到野兽。如果不实话告诉国王,又会犯下妄语。所以忍辱仙人就沉默无语。国王很生气,砍去了忍辱仙人的一条手臂,再问仙人,仙人还是沉默不语。于是国王又砍去仙人的一条手臂。此时仙人发下誓愿,如果我以后成佛,那我就一定先度化这个国王,不让世间的人们再学他造恶业。后来佛陀成佛后最先度脱的比丘憍陈如,就是当年的国王。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城市的人都不信佛法,难以教化。佛陀说,这个城的人和大目犍连尊者有缘。所以就派大目犍连尊者去这个城宣讲佛法。这个城的人果然都被大目犍连尊者教化了。大众问佛陀这个城的人的因缘,佛说,大目犍连尊者,过去世曾经有一世是打柴人,有一次他上山打柴时,惊起了无数的蜜蜂乱飞,目犍连就对它们说,你们都有佛性,以后我修道有成,一定来度化你们。今天这个城的人,就是当年那一群蜜蜂。因为目犍连当年曾发下那样一个愿,所以就和它们结下了法缘。 通过上面的事情可以知道,不光见到的所有人,都要劝他们念佛,对他们发起救度的心。即使见到一切其他道的众生,也应该替它们念佛,对它们发起救度的心)。
【原文】问,念佛虽诚,然所念之数有限。假令百命而以千声佛号施之,百命自然隐沾其福。万一恒沙物命,而亦以千声佛号施之,其福转微,奈何。●答,譬如一炬,百人分去,此炬如故。千人万人分之,此炬亦如故。
【译白】问,虽然很至诚的念佛,但是念的数量还是有限的。假使有一百条物命而用一千声佛号来回向给它们,那这一百条物命自然可以享到佛号的利益。但如果是无数的众生,而仍然用一千声佛号来回向给它们,那每个众生得到的利益就会变得很少,该怎么办呢?●答,就像一只火把,一百个人都来用它照明,这个火把的光亮仍然和以前一样,没有改变。即使有一千一万个人来用这个火把照明,这个火把的光亮也还是一样啊。
【原文】问,昔有二僧,于念佛时,观想身坐大莲华内,作莲华开想合想,如是五月,皆得往生。不知念佛者,可以之为程式否。●答,可,然毕竟以念佛为主(以上天如老人二十二答问)。
【译白】问,以前有两个出家人,在念佛的时候,观想自己身在大莲花中间,并观想莲花开合,像这样观想了五个月,这两个出家人都得到了往生。不知道念佛的人,可以以此作为自己的修行方法么。●答,可以的。但仍然要以持名念佛为主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anshiquanshu/11409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