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译文】
经文:夫心起于善,善虽未为,而吉神已随之。
设法开堂女命全,无穷功德可弥天。
善神无数来相卫,管取三多五福兼。
注:
大凡人为善,说出话语,付诸行动,人们才能知道。但善念在心中萌动,念头在脑中思虑,鬼神已经知道了。故而君子能够做到慎独最为难能可贵。吉神也是善人。善与善感应,所以紧随他,这是说感应迅速而不差,就如同影子随形体的道理一样。
案:
江西有一个恶劣的风俗,生了女儿多不养育。今天这家既已经少了一女儿,他日那家自然少一个媳妇,以致有很多男子终身打光棍,无法享受家室之乐。某县令考虑想禁止这个恶俗,叫来一个老吏商议。老吏拿出案卷说:“抚台某公曾经禁止过,可没有行通;藩臬某公也禁止过,没有执行下去。至于本府本县,劝谕的文件如山如海,老百姓都见若未闻。您想做成这件事,确实不容易。”县令退堂后自己想:“有治理的人,就有治理的方法,哪有不能禁止的道理?父母疼爱儿女,是天性,而忍心杀女,是恐怕日后出嫁时成为父母的累赘。如果能建立育婴堂,使女孩们有所归依,那么溺死女婴的风俗不禁而自灭了。”于是检寻旧时的档案,找到荒废的寺院、无主院田若干处,计算每年收租子若干石,可雇乳母几人。又某处神庙,可改建为育婴堂。自己原籍本家还有田地二顷,可以变卖凑用。计划已定,坐在那里等待天亮,想到天后宫求神默默护佑帮助。这天晚上,庙祝就梦见圣母谕示说:“明天早上有县令某君为起建育婴堂的事情,特来进香。这位君子善愿洪深,事情虽还未成功,而他一念之诚已感动上苍,有无数吉神拥护前来,你一定要善待他。”庙祝醒来后,就扫地煮茶等待。不一会儿,县令果然来到,进香默默祈祷毕,道士请到客厅,进上茶果点心,说:“您此次前来,莫非是为育婴堂之事吗?”县令大惊,说:“这件事谁也没有告诉,师父怎么知道的?”庙祝详细陈述梦境,并且祝贺说:“您既有吉神相随,以后的福禄无量无边了。”县令尊奉神明之语,建立育婴堂。为善更加尽力,后来果然身居高位,享寿百岁,子孙中科甲功名相继不断。
附:
宋朝的王文正公旦,初次做官时,担任临江知县,狱中有一被冤枉的待死囚犯,公寻求解救他的办法,一晚上没有睡觉,到了五更天,忽然有了办法,赶忙走出来,吏卒都已经起来,互相惊呼。公奇怪,问他们为什么起这么早,回答说:“值更的人才敲五鼓,忽然听见空中有声音说:‘起,起,公将要出来了。’我们才整理好衣服,不想您果然就出来了。”王公默然,觉得心中有数了。随即带来囚犯核问,最后果然使其得以平反,囚犯得以不死。王文正公后来成为贤明的宰辅。
峨嵋县令王湘,绍兴辛巳年(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即1161年),发誓力行《感应篇》。不多时因病闷绝。妻子、孩子围绕他哭泣,王湘觉得身体飞在半空,听到下面的哭声细如蜂蝇,不一会儿有天神宣谕说:“王湘方才发愿力行《感应篇》,誓愿真诚恳切,应该速速送回还阳。”于是苏醒过来。后来享寿一百零二岁。
仁和的江端木,名建本,极为孝顺,还恐怕别人知道。父亲病重,他每天晚上望着天空叩头祈祷,发愿印行《感应篇》一万卷,减去自己的寿数以增加父亲的寿命。他父亲梦见死去的祖父对他说:“我的孙儿有善愿,你不用担心了。”病就痊愈了。
徐太史说:自从明朝状元顾鼎臣“鹤衔金字”的事迹之后,此人的事迹是唯一能见到的。
乍萌善愿九阍知,地下先灵也解颐。南斗连宵垣耀采,江家孝子吁天时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taishangganyingpiantushuo/10649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