劝不和其室者(附女人,共六则,二法四戒)
【原文】琴瑟不调,非男子之过,即女人之失,大抵曲直参半者多。决无各尽其道,而交相怨尤者也。然而当今之天下,乃男子之天下,非女人之天下,则家之不齐,当归咎男子。语云,人生莫作妇人身,百般苦乐由他人。彼其离亲别爱,生死随人,举目言笑,唯有一夫耳。饥不独食,寒不独衣,有足不能出户,有口无处声冤,舍其身而身我,舍其父母而父母我,一遇客外之商,游学之士,孤房独宿,形影相怜,岂易受哉。我乃钟情花柳,造业无穷。桑濮之地,一身独受其欢。天谴之来,举室尽遭其祸。铁石为心,亦当堕泪矣。而或身当富贵,便广置姬妾,薄视糟糠。恐惧惟汝,安乐弃余,抑何不恕之甚也。普劝世人,宁甘淡泊,莫羡多情。纵遇红颜,且思结发。莫教他年转女身,阁中含恨泪淋淋。
【译白】夫妻关系不和,要么是丈夫的原因,要么是妻子的过错,大多数情况下是双方都有责任,决不会出现双方各尽责任,却相互埋怨不满的情况。然而当今社会是男人的天下,而不是女人的天下。所以,家庭不和睦,应当归罪于丈夫。俗语说:“人生莫作妇人身,百般苦乐由他人。”女子离开自己的父母亲人,嫁入夫家,与他生死相随,日常接触到的人中,只有丈夫是唯一的亲人。饿了要等丈夫回家吃饭,冷了要惦记着给丈夫加衣,有脚不能随便出门,有口无处诉说委屈,以自己的身体侍奉丈夫的身体,离开自己的父母来孝养丈夫的父母,一旦所嫁的丈夫是在外经商或四处游学的人,作妻子的往往独守空房,形影相怜,其中的痛苦真是难以忍受啊!如果我寻花问柳,多造恶业,在淫乱之地,独自享乐,但上天的惩罚到来时,全家都要遭受祸害。面对这种情况,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,也要落泪啊!或一旦大富大贵后,就广纳姬妾,轻视自己的结发妻子。当初只有她与自己同生死、共患难,如今一有钱有势,就马上把她抛弃了,真是太无情无义了。衷心祝愿世上之人,宁可过平淡的生活,也不要羡风流多情的日子。即使遇到了红颜知己,也别忘记结发妻子的恩情。不然自己后世转为女人,一定也会独守空房,含恨落泪。
邬忆川(节义传)
【原文】四明邬忆川,讳孟震,年二十九,丧妻何氏,誓不更娶,终身不复齿男女事。妇有再醮者〖再醮(jiào),丈夫死后再结婚〗,挟赀以通。勃然曰,若愧为妇〖若,你〗,奈何污吾。暮夜有奔之者,厉声叱去,亦竟不与人言。夜携两儿,萧然并卧,俨若寡女。当事者〖地方当政者〗时赐粟帛,匾其门曰义夫。子元会,仕至新安太守。 [按]按婚义,男子亲迎,再拜奠雁,盖取一与之齐,终身不改之义。非独妇道为然,夫道亦然也。顾男子以继嗣为重,一经丧偶,内助无人,不成家道。故于服终后〖指丧期结束〗,不得已而开续娶之途。非因世间男子为政,私自从宽也。嗟乎。人或桑弧未设〖指没有儿子〗,井臼〖指家务〗难操,是亦遇之穷耳。苟或不然,则夫妇之伦,原系人道之始,奈何使乾坤之正气,独听巾帼者主张,而须眉男子,皆屏息以藏耶。卓哉邬君,愿拜下风矣。
【译白】四明有一个人叫邬忆川,名孟震,二十九岁时,妻子何氏死了。他发誓不再娶亲,一生不谈男女之间的事。有改嫁的女人带着财物想嫁给他,他生气地说:“你真是有愧女人的名节,为何来沾污我?”有时,晚上有些女人跑来想与他私通,他就严肃地责令她们离去,但也不声张。独自带着两个儿子安然入睡,就像守寡的妇女一样。地方官常常会接济他一些米面布匹,并送了一块题有“义夫”两个字的匾给他。后来,他的儿子元会,做了新安太守。 [按]根据《礼记•昏义》中讲的理论,男子娶妻时,必须亲自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,入门后向女方家长礼拜,献上一只大雁作为信物。这种礼仪内在的寓意,应该是含有“一旦与女子结为夫妇,终身不改”的意思,并不是仅仅要求女子从一而终,做丈夫的也应该这样。考虑到男子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,一旦妻子死了,无人持家,难以尽到孝养父母、抚育子女的义务。所以在妻子的丧期结束后,不得已允许男子再娶。这样做并不是由于男子当政而私自放宽对男子的要求。唉!家中主妇去世后,若没有儿子支撑门户,或是由于无人操持家务,在这种困窘的境遇下,迫不得已才续娶后妻。如果不是这个情况,则夫妻结合本是人道的基点,为什么乾坤的正气全有女子伸张,而堂堂男子却回避呢?邬忆川先生真是卓而不群的伟男子啊!我甘拜下风。
贾御史(懿行录)
【原文】明贾御史某,幼聘魏处士女。逾年而女瞽,处士将返币焉,御史急娶之。魏孺人〖孺人,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。也用对妇人的尊称〗日请御史置妾,御史不可。时御史有兄为户部,纳宠京师。孺人请益力,御史复不可。生子衡,弱冠登第,官至刑部主事。 [按]古今来娶瞽女者,唐有孙泰,宋有周世南,刘廷式,周恭叔,张汉英数人耳(详唐宋史),此外不多见也。贾公行履,古人所难。而魏夫人能克配其贤,更足景仰。
【译白】明朝有一位御史姓贾,幼年时与魏处士的女儿定下了亲事。过了几年魏家的女儿眼睛瞎了,想把聘礼还给贾御史,退了这门亲事。贾御史知道后,连忙把妻子娶了过来。夫人很感激贾御史,常常想让他再娶一个妾,御史不同意。当时御史有个哥哥在户部当官,在京城也娶了小妾。因此夫人劝丈夫也娶一个,但御史仍然不同意。后来,夫人生了儿子贾衡,年纪很小就中了进士,官一直做到刑部主事。 [按]自古以来娶盲女的,唐朝有孙泰,宋朝有周世南、刘廷式、周恭叔、张汉英等几个人,此外就不多见了。贾御史的做法,古人也难以做到啊!而魏夫人也是贤良之妻,足以与贾御史相匹配,更令人景仰。
史堂(感应篇图说)
【原文】史堂微时已娶,及登第,自恨不得富家女为妻,渐至睽隔〖睽(kuí)不合〗,不与同寝。其妻抑郁成疾,卧病数年,堂不一顾。临终隔壁呼曰,我今死矣,尔忍不一视耶。堂竟不顾。妻死,心不自安,乃从邪说,以土器盖面,兼用枷索束其尸。是夕见梦于父曰,女托非人,生遭楚毒,死受厌胜〖厌胜,以诅咒制人的巫术〗。然彼亦以女故,寿禄俱削尽矣。明年堂果死。 [按]天顺中,都指挥马良,最为上爱,妻亡,上每慰问。适数日不出,上怪之,左右以新娶对。上怒曰,这厮夫妇之道尚薄,岂能事我。杖而疏之。若史堂夫妇,非宿生之怨对乎。觑破怨家,各自寻门走,不觉有味于莲大师之言。
【译白】史堂贫贱的时候已经结婚,中了进士后,常常遗憾没能娶富贵人家的女儿为妻。后来,与妻子的矛盾渐渐增多,也不和妻子一起睡觉。他妻子因此抑郁成疾,多年生病卧床不起,史堂从不去看一眼。妻子临死时在隔壁喊他说:“我马上就死了,你怎么忍心不看我一下?”史堂竟然不作理睬。他妻子死后,史堂也感到内心不安,就听信邪说,用土器盖在她的脸上,并用枷索捆住尸体。当晚,亡妻给她自己的父亲托梦说:“女儿没有嫁对人啊!活着的时候遭受种种痛苦,死后还要受巫术的诅咒。但他也因为虐待我,寿命和官禄全部被上天剥夺完了。”第二年,史堂果然就死了。
[按]天顺年间,都指挥(官名)马良,最受皇帝的宠爱。马良的妻子死后,皇帝常常安慰他。后来,马良好几天都没出来,皇帝很奇怪,其他人对皇帝说,马良刚娶了新妻。皇帝很生气,说:“马良这个人在夫妻感情上都如此淡薄,岂能忠心对我?”令人杖打他,并从此疏远了他。像史堂夫妻这样的人,岂不是前生的冤家吗?“觑破怨家,各自寻门走”,从这里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莲池大师这句话是有深刻道理的啊!
裴章(科名劝戒录)
【原文】河东裴章,父镇荆州时,有神僧昙照,言章位望过于其父。弱冠,娶李氏,后从职太原,弃妻洛中,别有所挈。李氏自感薄命,布衣蔬食,日诵佛经。又十年,复遇昙照。照惊讶曰,吾十年前,尝语郎君必贵,今皆削尽。何也。章不能讳。照曰,夫人生魂诉上帝,恐有大难。后旬日,为其下剖腹于浴釜中,五脏尽出。 [按]李氏可谓觑破怨家,各自寻门走矣。
【译白】河东有个人叫裴章,他父亲镇守荆州时,有个神僧名叫昙照,预言裴章的地位很有可能要超过父亲。二十岁的时候,裴章娶李氏为妻,后来裴章到太原任职,带了别的女人前往,把妻子一个人留在洛中。李氏感到自己薄命福浅,就穿布衣,吃素食,天天诵读佛经。十年后,裴章又遇到了昙照和尚。昙照惊讶地说:“我十年前曾说过你一定会大富大贵,现在富贵全都被上天剥夺了,是什么原因?”裴章不能隐瞒,如实说了。昙照说:“你妻子的灵魂把这些事情都告诉了天帝,恐怕你会有大的灾难。”后来过了十多天,裴章在洗澡时被他的部下剖腹杀死,内脏都出来了。 [按]李氏可以说是“觑破怨家,各自寻门走”了。
陈公子(其友曾向家君说)
【原文】嘉定陈公子某,为徐文学婿,宠媵婢月兰,伉俪不和。适有算命婆至,知之,索徐重价,出一小木人付徐,身带七针,嘱其密缝夫枕内,过三夜,婢当失宠。徐如其言,夜半,夫忽狂叫,口吐血沫。徐惊悔,取出断之。未几,徐亦狂叫,自称杭州万卷书,旬日而死。家遂凋落。 [按]夫固无良,妇亦自取。主婢业报,均所难免。
【译白】嘉定有一个姓陈的公子,是徐文学的女婿,宠爱婢女月兰,夫妻关系不和。恰好有一个算命婆来到家中,知道这件事后,就向徐夫人索取重价,给了她一个小木人,身上有七根针。算命婆让徐夫人偷偷地把小木人缝在丈夫的枕头里,过三个晚上,婢女就会失宠。徐夫人按算命婆说的去做,半夜时,丈夫忽然狂叫,口吐血沫。徐夫人又惊又悔,取出小木人摔断了。不久,徐夫人也大叫起来,自称是“杭州万卷书”,过了十多天就死了,整个家庭也从此衰败下来。
[按]丈夫固然不好,妻子也是咎由自取。主人和婢女的业报,都是难以逃脱的。
婆罗门妇(详杂譬喻经)
【原文】佛世有婆罗门,其妻无子,妾生一男,夫甚爱之。妻怀嫉妒,佯为怜惜,私取小针刺儿囟上,没入于顶,举家不知,儿遂哭死。妾悲悼几绝,后微知之,问一僧曰,欲求心中所愿,当修何功德。僧曰,受八关斋,所求如意。妾遂受八戒,七日命终。转生即为其女,容貌端正,一岁而死。妻哭之哀,过于妾之哭子。复生一女,倍胜于前,未几又死。如是七返。最后一女,生十四岁,垂嫁而死。昼夜悲恸,不能饮食,停尸棺中,不忍盖之,日视其尸,颜色益好,经二十余日。有一罗汉,化作沙门,诣门求见,直言示之。妻始觉悟,旋复视尸,臭不可近。遂求沙门授戒。明日欲往寺中,忽有毒蛇当道。沙门知其为妾,代之忏悔,解其怨结。蛇后命过,便生人中。 [按]薄行之夫,前既详言之矣。妒悍之妇,其恶岂可恕哉。正法念处经云,女人之性,心多嫉妒。以是因缘,女人死后,多堕饿鬼中。故略举内典一条,以为炯戒。
【译白】释迦牟尼佛在世时,印度有一个婆罗门,他妻子没生孩子,妾生了一个男孩,丈夫很喜爱这个孩子。妻了很嫉妒,就装作疼爱孩子的样子,把一根针深深地刺入孩子头上的囟门中。全家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回事,这个孩子就哭着死了。妾也伤心欲死,后来对此事有所觉察,就问一位僧人:“假如想实现心中的愿望,应该修什么样的功德?”僧人说:“如果你能持八关斋戒,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。”婆罗门的妾就受持八关斋戒,七日后死了,托生为婆罗门妻子的女儿,长得很端庄,但一岁就死了。婆罗门妻子哭得很伤心,比妾死了儿子还伤心。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,比前面的孩子更端庄,但不久又死了。就这样一连生了七个女儿都死了。最后生的一个女儿,长到十四岁,快出嫁的时候又死了。婆罗门妻子伤心欲绝,天天茶饭不思,女儿的尸体已经放入棺材中,但她不忍入殓,天天看着女儿的尸体。而且过了二十多天尸体都没有腐烂,容貌就像活着一样。当时有位阿罗汉,变化成一个普通僧人到她家中对她开示,告诉她其中的因缘。婆罗门妻子这才觉悟,再看女儿的尸体,离开就臭不可近了。于是就请求僧人给她授戒。第二天她想去寺庙,忽然有条毒蛇挡在前面。僧人知道这也是婆罗门妾所托生,想来报仇的。就代蛇忏悔,解除怨恨。蛇死后,又得以托生为人。 [按]薄情寡义的丈夫,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。妻子因为心生嫉妒,犯下的罪恶又能饶恕吗?《正法念处经》中说:“女人之性,心多嫉妒。以是因缘,女人死后,多堕饿鬼中。”所以,举一个佛经中的例子,以使大家心生警戒啊!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anshiquanshu/11329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