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所谓人师

shoukangbaojian2022-06-23426

智如泉源,行可以为仪表者,人之师也

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记载,陈国童子魏昭对郭林宗说:“经师易遇,人师难遭。”所谓经师,即是学有专长,教有师法者。所谓人师,即在学问之外,更以品德为人模范者。集合经师与人师两种条件,即如韩诗外传所说:“智如泉源,行可以为仪表者,人之师也”。由此看来,自古为师,诚然不易。虽然不易,但如以至圣先师的言行为准则,诚心求之,自然能应时代所需,为国家培育英才。

至圣先师孔子,博学道艺,不可以称为某一专家,然而称他是一位伟大的教师,可谓最恰当。孔子的行为,无一不是人师的表率,论语述而篇所说的三句话尤其切要。这三句话是:“子温而厉,威而不犯,恭而安”。普通人,温和便不严厉,严厉便不温和,威则带猛,不猛则不威,恭敬则不安,安则不恭敬。孔子却是温而能厉,威而不猛,恭而能安。王辅嗣比喻说,烹调到了至和之境,则辨不出甘酸苦辣辛五味,音乐奏到尽美之境,便分不出宫商角征羽五声。由这比喻,可知圣人的修养,无处而非中庸之道。为人师者能在此处下工夫,以供学生仿效,使收潜移默化之功,必能培养其健全的人格。

论语为政篇:“子曰,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”。温是温习,如以火温冷食,使其重热。故,即经史等古书,记载古时的事理。新,即当代的新学问,包括今时的事理。理是道理,古今不变。例如人伦之理,古时讲父慈子孝,今时仍需讲父慈子孝,古时讲忠恕之道,今时仍需讲忠恕之道。事是事物,随时变迁。例如丧葬,古时入土为安,今则可以火葬。又如照明,古时秉烛夜游,今用电光雷射。他如种种用具,以及政治、经济、社会等等,都随时代演变。有些学人不免泥古薄今,也有些人执今非古,总是事理不分之过。温故知新,就是知古知今,事理分明,不相妨碍,熟读诗书而通今用,研究科技而不废伦理纲常。以温故知新教导学生,如果还有学生以古非今,或者以今非古,则非为师之过。

论语为政篇:“子曰,君子不器”。器是器具,比之于人,追求某种学问,或学某种艺能,学成能用,谓之成器,如果一无所成,便是不成器。所以无论何人须使自己成器,如学农工商法医,各有所成,都能贡献人群。但是农限于农,工限于工,以至医限于医,功用皆有限制,这不算是君子之学。君子学一种技能,不限于一种用处。例如学烹饪,普通人学会了,只会作厨师,君子学会了,可以作宰相。作宰相就如厨师调和鼎鼐。又如学文章,普通人学会了,只会作一个文人,君子学会了,则会办理任何事情。办理任何事情都如作文章,要有章法。曾文正公本是儒生,后来却成为中兴名将。孔子兵法本是兵书,现日本人却用之于国际贸易。君子之学一体万用,即是君子不器。以不器的道理来启发学生,不使其在学术上事业上画地自限,而能凭其所学运用自如,甚至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学得无用之用,是所教出来的学生,自不同于固执一技的小器之徒。

孔子一生的愿望,即在推行其大道,可惜当时无人了解,以致在鲁国行不通,后来周游列国,也遇不到行道的机会,最后只好回鲁,叙书、传礼、删诗、正乐、研周易、作春秋,事理而成五经,以为中华文化根本教材,授诸弟子,传诸后世,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,这比做一代圣君的功绩要大得多,所以孟子公孙丑篇引宰我说:“以予观于夫子,贤于尧舜远矣”。今逢丙寅年至圣先师诞辰与教师佳节,敬以孔子有关师道的言语与德行摘述一二,为教师寿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ruxuejianshuo/6942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传统文化

上一篇:人伦之教

下一篇:由诗入道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免费领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