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寅)处世
(根据前贤老师讲稿整理,非本人智慧,
仅供参考,如有不妥,祈望批评指教)
前面讲孝顺父母,在家庭里面应该注意那些细节:在学校,应该注意的除了遵守礼节以外,还有学习的态度,以及自修的方法,这个都是很切合实用的。
那么,今天就是讲处世,就是我们怎么样在社会上和人家来往,这个要靠大学问。除了理论的知识外,还要靠经验、阅历。我们这里是这么讲,但是要里面的内容啊,还是要靠大家随时注意。就是说,我们跟各种人物接触的时候,你要随时留意他的反应。
(举例:人在社会上,士农工商各种类型都不同,职业不同,心理也不同,心理上不同,你跟他交往的方法也就不一样,说话也不是一样的,拿一种话跟任何人讲是讲不通。比如我上课,有时候要讲的通俗一点,有时候又要讲的有文采一点,比如引用一些古文啊什么的。)
(举例:在学校里说得是读书人的话,你到乡下跟种田的农夫讲文诌诌的话,他就是格格不相入。你在商场里讲的话带到学界谈,这也是不行的,所以这个要多注意。这个是包括整个求学的问题。)
(举例:求学啊很难啊,譬如说我们老师(指李炳南老师),他老人家非常慈悲,希望我们都有成就。最低限度,我们拿古人注解的本子,我们自己能够看懂,能够有所辨别。这个辨别,是怎么个辨别法呢?就拿《论语》集解来说,历代批注这么多,如果不是老师指出要点出来,那么我们很难选择。《论语》如此,其他的各经也是如此,都是这个样子。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书经》、《易经》、《诗经》,你翻开深入研究的话,笔墨官司打得凶得很呢。)
一、无道人之短,无说己之长。
本质:不自赞毁他
处世第一条我们一看就明了了,不要说人家的短处,反过来说,不要说自己的长处。虽是这么简单,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!
(举例:《论语》〈卫灵公〉那一篇里面,孔子曾讲:「吾之于人也,谁毁,谁誉?」,孔子自己讲,我对于人,对于一般人,我毁谤了谁了、誉是夸奖人家,我又夸奖了谁呢?毁,圣人是不会毁谤人的;但是夸奖人,圣人有时候有的,假如有所赞誉的,对某人有所赞誉,「如有所誉者,其所有试实。」我所夸奖的人,一定是名符其实,实实在在的,不是虚伪恭维他。虚伪恭维他,圣人是不会这样做的。)
所以孔夫子不但不毁谤人,而且也不轻易地夸奖人。自己说自己的长处,那孔子更不必说了。孔子明明是圣人,他从来没有说自己是圣人。
(举例:孔子曾与子路、颜渊这几位坐在一起谈天的时候,孔子叫他们「盍各言尔志?」你们说自己的志向。颜渊说:「愿无伐善,无施劳。」所谓伐善,就是不要自夸自己,也就是说,不要说自己的长处。所以我们看这句话这么简单,为什么颜老夫子讲这个?其他人却很少讲到这一点,子路都不知道讲这句话。)
我们想想看,可见得真正不说自己的长处,是相当有修养的功夫,为什么呢?普通人自己有了某种特殊的学问,特殊的技能,或自己在品德方面,比较高人一等,不知不觉当中,自己显露出来,有点自己夸奖自己的情况,一般人都有这种情况。
所以在孔门当中,颜子在说他志向的时候,特别说出毋伐善,不要夸奖自己的好处。
(举例:没有高度的修养,不说自己的长处难,不说人家的短处也难。我们在跟人谈话当中,也是不知不觉说着说着,就把人家的短处说出来。这个我们各位之间,平时没有留意这方面,就不知不觉。你念了这两句书,从现在开始,我们一天跟人家谈话当中,自己检点检点,是否有这种情形?或者自己警觉之后,还没说出口,就先提醒自己。不要在不警觉时,让不该说的话冲出口。)
说人家的短处,说自己的长处有什么不好?说人家短处,是妨碍人家,说自己的长处,是损了自己的德性。(况且弟子规有云: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做)
所以学佛叫人不要自赞毁他,自己赞叹自己,毁谤他人,这个是不许可的,一个学佛的人自赞毁他就完了。
(举例:常常背后说人家短处,他的功夫怎么样?不但是没有功夫,而且还造口业,这个有因果关系。我们说人家一句坏话,人家不会不知道的。我们两个人在房间谈话,谈某某人的不好,人家不在这里,怎么知道呢?不要这样想法。只要一句话出口,总之对方是了解的。所以《大学》里面曾子讲:「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」无论是在心里,或是口里的话,要时时有这样的警觉。就如同有十个人眼睛在看我们,在监视我们,我们不能一点不注意。)
(举例:如果给别人知道我们说人家的坏话,对方不管有没有修养,总是不太高兴,有修养的人放在心里面,没修养的人,他就要对你报复了,你说他一句坏话,他就要说你十句坏话。这样我们社会上遭遇的麻烦可多了,我们想做一点好事,人家也把我们破坏掉了。)
(举例:咱们在社会上跟人交往,同学之间交往,背后不要讲他人坏话,特别是女同学爱东揭长西揭短、七个长八个短的,结果我们说完人家还得接上,不接上你不够意思啊。别人跟着你一起讲人过失,结果容易大家都伤了和气。)
这个一定要注意,特别要防范这个事情。
二、家庭之事,不可向外人言
【内言不出于阃】
家里的事是好事,是坏事都不要跟外人说。所以《礼记》〈曲礼〉称谓「外言不入阃,内言不出于阃。」阃就是门坎的意思。
(举例:古时候,妇女都是住在家里面,不出门的,是闺中的。这就是说,古时候,男子不在外面把家里的事往外面说。外面的事情呢?也不准许带回家来,跟家里妻子说。就是内外不要互相这么说。为什么不要这么说呢?比如家务事,古人有一句话「家丑不外扬」,家里有很多事情向外面宣扬,向外面说,总是不合适。你向外面说,人家也不能给你解决问题,毫无用处。)
有时不但问题不能解决,反而引起更多家庭纠纷。所谓家庭之事,包括很广,有夫妻之间的事,家庭之间的事,对父母的孝顺、对兄弟的友爱、家里的财产,经济的问题种种。你把这些家庭的事跟外人讲,往往破坏自己的门风,让人家看轻你家里的家教。古时候家有门风,家有家规,家务事在家里有家长作主处理。
(举例:家里的财产,你把它说出来了,外面不良的份子,他知道你家的底细,家务情形都了解了,他就找出机会来妨害你家里的事情。)
(举例:家人的行踪,也不必让人家了解,男主人是什么时候出门,什么时候上班,主妇什么时候上街买菜,什么时候回来,这一天家里什么时间没人,真空状态,或是什么时候,我有一笔收入,这些情形一讲,小偷摸得清清楚楚,就选在这个时候偷劫,这是最显而易见的。所以这些事情不必跟外人讲。)
举例:我们现在当然不能避免的,在古时候,妇女没有重大的事情,比如说,结了婚就是住在丈夫家里,非有大故,不能回娘家。大故是什么?娘家有丧事,或是重大的喜事,可以回娘家。没有这种情形,出了嫁就是在夫家,娘家都不轻易回家,何况是到别人家走动的,所以很少出入。拿现在拿讲,好像关在家里是不好的。其实关在家,有它的道理,她在家里,就是教育子女,子女从小就在家里受家庭教育,到了上学的年龄,就到学校受学校教育,这当中是一贯的,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是一贯的。这一贯的教育,从父母到师长,他们所说的话,所表现的行为,所做的示范,都是好的。苏洵夫人程氏 相夫教子,辅佐出丈夫苏洵,两个同事考中进士的苏轼和苏辙。苏轼中进士时年仅20岁,苏辙就更小了,才19岁。)
【外言不入阃】
这个人到了能够辨别是非的程度,然后才能看其他的书籍,接触外面的事情,他已经是定了型了,没有问题了,所以在这个时候,家里的事固然不必对外面讲,外面的事情也不用拿到家里来讲。
(举例:讲给家里的小孩听到没有好处。外面社会的事情很多,罪恶的事、抽烟的事情、杀人的事情、放火的事情、很多很多。大新闻在家里一讲,听起来这是奇闻啊!但是在心理上就受了影响。儿童的心理像一张白纸,听了什么,心理就有个印象,他就自己表演出来,就模仿了。电视机、网络是不是都是外面的事往家里说啊。之前常常听说山里的孩子单纯,那现在还单纯吗?有个大魔王,电视。这个“外言不入阃”古人非常重视,现在我们请了电视机、网络来专门干这个事。)
所以古时候,人心厚道、风俗淳厚,他在心志没有定型时,不让他与外面接触。
当然现在就很难了,现在一点点大的小孩子就看电视,这就没办法了。小的不懂,大小孩子在外面看看报纸,看看新闻,回来跟小的讲,这是没法避免的,家长就要注意家庭教育,这要多费点心思,所以现在讲家庭教育很困难,外面的事情不在家里面讲,事实上办不到。现在那一家没有电视,没有新闻报纸?这就很难了。这是上一段,家里的事不对外面讲,这是避免很多的麻烦。
三、口为祸福之门,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。
(李炳南老师之解释:这口最了不得,是祸福之门。譬如说,战国时的六国成天闹乱子,都是苏秦与张仪拨弄的。苏秦与张仪什么也没有,东也拨弄,西也拨弄,各国互相打战,他从中取利,现在国际上就这么一套。)
这话看起来也很简单,很容易了解,但做起来就不容易。口是祸福之门,一个人的吉凶祸福,大半就决定在口。大家现在要学孔子的谨言慎行,少说话。
(举例:李炳南老师讲《论语》的时候,他引用《易经》里面的:「躁人之辞多,吉人之辞寡。」他老人家说,一个人说话太多了,他的前途不会乐观,一辈子没有大发展,也办不了好事情。而且寿命也不会太长。见了面就说个不停,送到门外到街上还说,那有这么多话?未说话以前,礼记有说要「安定辞」,心里先打好稿子,何者在前,何者在后,要有次序,总之,说话要简要详明。)
(举例:听了之后,当时一想,回忆我所接触的人,的确是如此,无论过去在社会上,在一般场合中,凡是碰到人自己就滔滔不绝,讲个没完的人,这就是烦躁之人。这种躁人,多半是前途不平,遭遇很多的挫折,而且想活到很高的寿命是不容易的。)
事实上确实是如此,李炳南老师讲不是纯粹的理论,是经过事实观察,和经验累积得来的。
我们一个人的身体是四大假合,是因缘生法,因缘和合起来。这种因缘和合,在道家来讲,我们人身体有,精、气、神三种要素,精力、气体、无形的神这三种。同样的人应该都是一样,为什么有人寿命高,有的人寿命短。所以道家讲养生之道,要注重收敛,收敛自己的三要素。这种收敛,无论白天,或是夜间,他都讲这个用功的方法。
夜间:在夜间睡眠前面讲过,老师也提示过,不要仰着,不要张口,气吐得那么大,这是不够卫生的。
白天:在白天也是这样,在白天没有必要的时候,要闭着嘴,用鼻子呼吸,很均匀、很调和、很柔和的呼吸,我们一个人心理不正常,很急促,或是运动后很急促呼吸,很不正常,那对一个人身体里细胞损失很多。所以在白天没有必要时,不要多说话,把呼吸调得很均匀。
做事:在做事的时候,心理也要很定,不要浮燥。有些人他一面做事,一面心里着急,有些人做心里不想做的事情,越是不高兴,越是在做,心身两方面都是亏本。
讲话:在遇到人的时候,把心里面一股闷气发泄出来到处讲,这个受到的损失更大。一个人要是真修,要做到心平气和,心里很平,气也很和,在心理很柔和,在生理方面也不会伤气。
所谓这个口,话说得越少越好,说话不要多。说话的内容,无非是表达自己的心里,讲人、讲事,凡是牵涉到人与事,就关系到人的利害,关系事情的成败。这些话对人有没有害处?有没有好处?有修养的人,他的脑子稍为转一转就知道了。没有修养的人,或是一时没有注意,他冲口而出,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把人给伤害了!他自己不考虑。
不光是说话,写文章、发表各种言论也都是如此,杀了人家,往往自己还不了解。对方知道了,人家要报复我们;有时候虽然对方不知道他受了损失,但有因果上的报应,我们也逃不了,我们一句话,损了人家的名誉、权利,让人受了损失,这个在因果上,我们还是要负责任。这个责任对方虽不知道,我们还是有过。
当然我们讲话时很小心,就有「福」了。福是什么呢?我们说一句公道话。佛法布施里有无畏布施、有法施,都是要用口说的啊!法施讲一切道理。讲经说法,不要违背经旨。为了人家在那里受了恐怖,我们仗义直言,给人家解围,给人家壮壮胆子,在精神上给人家一个支持,这个我们也是一种功德。所以我们的口,看我们怎么来用它。你用得好,就能替人造福,自己也有了功德。用得不好,就造了口业,妨害了人家,也害了自己。
(举例:在《论语》〈颜渊〉篇里面有一章讲:「棘子成曰:『君子质而已矣,何以文焉?』」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,好像君子讲质,讲本质,何必讲文呢?这个好像对人也没有损,可是他对人影响很大,所以子贡曰:「惜乎,夫子之谈君子也!」可惜啊!老夫子你这话说君子,说错了。君子不是如此啊!君子是文质彬彬,不是只讲本质,而不讲文的。当然只讲文而不讲质,这个不好;但是只讲质不讲文,这个也不好。所谓话丑理正,在此是不正确的,不是君子所为,君子应文质彬彬,两方面都好。)
所以一定要评论君子,话说出去,错了以后呢?驷马难追,子贡说「驷不及舌」。用四匹马拉着车子追,也追不上!所以一般就根据这句话,成为两句:「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」的确如此。
是非善恶,你一句话说出来就决定了,在《论语》〈子张〉篇,子贡说:「君子一言以为智,一言以为不智,不可不慎也。」君子一句话说出来,说得好人家就说你有智慧,一句话说得不好,人家就认为你没有智慧,所以看看这个重不重要呢?言语代表一个人的心理,修养学问都在这个话里包含,所以说这个言不能够不谨慎。
而且颜渊问仁于孔子,孔子也是告诉他:「克己复礼为仁。」然后颜子请问其德目,条目有四条,其中一条就是非礼勿言,说话要合乎礼。礼包含很多,恭敬人家,不要损害人家,这个都是。凡是不合乎礼的话,都不能说。(举例:颜渊问仁。子曰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矣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”颜渊曰:“请问细目。”子曰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颜渊曰:“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)
再看佛家,佛法讲十善业,十善业的反面是恶业,你看看意三业,身三业,口四业。口是最重要的,它有四种业,这四种业仔细推敲看看,我们每天都表现出来。
拿口业来看,现在人在社会上,一开口、一动笔,很有可能就犯上了口业,想想看是祸是福呢!他就种下了这个种子,所以我们这个口,是成就道业最重要的一环。
(举例:在《孔子家语》面有一个故事,孔子到了周家去观礼,观礼到后稷,也就是周家的始祖后稷庙,到了庙的门口,发现有了金人的塑像,这个金人塑的口被封起来,很奇怪的,同时金人的背后,刻有几个字,也就是「铭」,这个铭写的是「古之慎言人也」,说明这个金人是个慎言之人,也就是对言语非常谨慎,可见周家在研究这个学问。)
古人讲这个礼,对于口非常注意,因此你无论讲佛法、讲儒家,都要「守口如瓶」,谨防口业,为什么呢?儒佛两家都是要注重修道的,你修道,口不好好的修,这个道也修不了。所以我们平时无论说话做人,都要注意口,不要造业,一造业就是因果,不能背了因果。
说一句普通的话也可能会造业。我们说毁谤某一个人,固然是不可以,但你说了一句普通的话,虽没有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,特定的一个人,可是这句话说出来伤风败俗,也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。害了公众的心理,那这个罪过更大。
(举例:现在做大众传播事业的人要特别小心,想做大众传播的事业,包括电视、报纸、广播从业人员,最好都要学过佛的人。他们都懂得因果,知道怎么下笔,话在说出口之前,在写出去之前都要好好考虑,那么这种传播的事业,风俗不会坏。)
可惜现在用人,哪里能够像我们的理想,都能够懂得因果道理。我们这个莲社,受到古德的庇荫太大了,不管社会上风气如何,情况如何,有一分力量就贡献一分力量,所以老师常常讲有共业,有不共业。共业如何,我们尽量影响共业,影响到什么程度,就到什么程度,那么最重要的是不共业,自己能不受外面坏影响,我们自己要有相当的功夫,再尽量地影响外面不好的环境。
四、见失意人,不说得意语;见老年人,不说衰丧话
这都是人情世故,我们老师曾写过一幅对子,「人情练达是文章」,人情练达,通达人情世故,就是文章,就是学问。
【见失意人,不说得意语】
见了失意的人,他各方面都受到打击,很不得意,或者是破了财,或者是丢了势,或是种种不如意,你见了这样的人,应该说点让他得到安慰的话。(举例:你要是说自己很得意,人家破了财,你却说自己中了奖券,人家失意你自己高兴,人家丢了差事,下了台,你说做了大官,自己得意了,这是教人家不堪忍受的。)
我们读书、做人处世,就是要处处让人家受得了,假如我们自己处在那种境遇,我们看见人家尽说些得意话,表扬他自己非常得意,我们自己心里也很难受,为什么呢?一个人总希望比人家高明。(举例:现在的小学生,人家考的成绩差,他就很高兴,说自己都没努力,就好一百分。人家有爷爷教,成绩很好,后来爷爷去世,全班都很高兴,终于死了。姐妹两个给别人讲作业,姐姐不告诉别人,妹妹告诉别人错的。)
你们大家研究佛学,《百法明门论》中提到很多,论中提到众生都有烦恼,有根本烦恼,有随烦恼,根本烦恼里有傲慢,随烦恼有嫉妒,你讲这些话都容易挑起别人的烦恼。
所以我们见失意人说得意语,把人家的烦恼引起来,这是自己不太好的,有亏于自己的德、厚道。对方已是烦恼,我们再说这话,使他更増烦恼,我们就是恼害众生。佛教是慈悲,慈悲的精神就是儒家讲的仁,仁道、仁厚。无论是学儒学佛,都要讲忠厚之道,不要让人家听了起烦恼。
【见老年人,不说衰丧话】
(举例:一个五十岁的人见六十岁的人说「我老了」、「我不行了」,你说是老年人,那个老年人比你年纪大,是那一个该死啊?那个六十岁的老人听了是绝对不高兴。)
见老人不要说衰伤话。老年人,这个老师常讲诗的时候,男子悲秋,老人每逢秋天,天地之间的气象,人体与天地自然界之间,是息息相通,天地这个时候都是收敛,都是闭塞,身体也自然而然受影响,所以往往一到秋天,男子上了年龄,会有衰伤、悲伤的感觉。这种心情容易使然,向这种人我们再说一些悲伤、衰伤的话,更会使他哀伤。
(举例:人生七十古来稀,这句话是不错的,的确,你要看见七八十岁的人,和他说七十古来稀,对方听起来不好受,那就要变变方式,固然现在有一个流行的口号,人生七十才开始,这话大不合道理,但说出来给老人家听听,也未尝不好。懂得道理的人,明明是不合理,但比听七十古来稀要好一点,这些话都是要注意。)
李炳南老师谈到作寿,他最反对作寿,说作寿是拉警报,你们大家明白吧!怎么拉警报呢?到时候了,要预备预备,还不是这个样子!
举例:有一个人九十几岁时作寿,开了一个宴会,正:有一位先生恭维他说:「你活了快一百年啦」,很好,这是多么好的话,譬如现在说人:「你身体不要紧,没点病,即使有点病,那是百年的关系。」这话令人听了应该就很高兴,反:可是对这位作九十六岁寿的老人说:「你老先生看样子有百年的火候。」作寿的人,喝了酒正高兴着,被这句话呆住了,还有四,五年可活!在座大家都不高兴,你那一条不好说?你会说:「你活着一百年,还有什么不好?」你说他活一百年为什么不欢喜?你会说:「你活着一百年,还有什么不好?」你说他活一百年为什么不欢喜?你说其他人活一百年为什么会欢喜?一样的话,不一样的说法。大家有疑惑可以问。
五、交浅不可言深,绝交不出恶声
【交浅不可言深】
交情浅的不可以讲深的,交是交朋友,交朋以不是一下子就很深。
【举例:这个道理,道家讲,儒家也讲。1.《庄子》里讲:「君子之交,其淡如水。」君子交朋友淡淡的,像水一样。水的味道虽然淡,但却能细水长流,这是水的基本味道。2.「小人之交,其甘如饴。」甘是很甜的味道,浓得像酒,如酒一样浓烈,但那个味道不会长久。比如说再好的酒,放在外面不把它对起来,在外面风一吹,没好久味道就变没有了。现在有个流行词叫“闺蜜”,大家好好的想一下,是君子之交,还是小人之交。】
所以交朋友,一上来一见如故,三生有幸,真是不得了。可是过不了好久,情势一转移,彼此跟路人一样,甚至反目成了仇人。(举例:大家有没有发现,学了佛法,或者说学了传统文化,很多朋友就不联系了,原来天天一起玩,一起吃饭,一起喝酒,随着你的转变,慢慢就不联系了。可能之前就是小人之交。比如我原来喜欢喝酒,就有很多一起喝酒,一起唱歌的朋友,后来自己学了圣贤教育不去了,慢慢也就断了联系,他们也约过,但慢慢就没人约我出去了。)小人是如此,君子不是如此。
君子就像是《论语》〈公冶长〉篇所说的:「晏平仲善与人交,久而敬之。」久而敬之,是受人尊敬,为什么善与人交?他知道交友的道理,开始的时候由浅入深,慢慢的交往越久,朋友之间的友情越是浓厚,越是尊敬对方。注意:友情越是浓厚,越是尊敬对方。否则,很可能就是小人之交。
那么“交浅不可言深”这个交浅,朋友在刚刚交往的时候,交情还不是很深,一见倾心,把所有的话都跟他讲了,将来一旦朋友的关系不能维系的时候,或者将来做不成朋友,成了仇敌了,那么你的毛病都给对方抓住了,这个不能不注重。
朋友之间劝善规过,是交友很重要的意义,朋友之间不能劝善规过,那要这个朋友干什么呢。
可是劝善规过也要有分寸,交情到什么地方,就说什么话,交情不到那个程度,虽然你是一番好意劝他向善,改除恶习,但他接受不了,往往认为你是在教训他。
这就是《论语》所说的:「君子信而后谏,未信则以为谤己也。」人往往有这种心理,所以没有到彼此信任度相当高,言语无丝毫隔阂之前,与人说话都要注意。不是所有该说的话,都可以不必考虑地说出来,在有些情况下,反而说出来没有效果,而且还会结怨。
劝谏别人,我们在弟子规里面有提到方法:
观察——需要——付出——信任——劝谏
这五个步骤可能是很多人用生命换来的经验。这些都是古代劝谏非常有经验的人留下来的方法,古代对皇帝劝谏,一个不小心,可能连命都没有了,所以,古人的这些方法是非常的有依据的,因为可能都是用命换来的经验。所以这个大家要记好了。另外还有很多的技巧,所谓人情练达皆学问。说到劝谏。最著名的莫过于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。
举例:1、不做忠臣做良臣。提到劝诫,我们一定会想到哪个大臣?唐朝的魏徵。魏徵其实是个,我的感受应该是个很可爱的人。他一开始辅佐唐太宗,他都把话先讲在前头,很有语言的艺术。他就跟唐太宗说:皇上,我不要做忠臣,我要做良臣。唐太宗听了觉得很纳闷,为什么不做忠臣要做良臣?魏徵接著说:因为做忠臣都要被砍头,做良臣才不会没命。唐太宗一听就在那边哈哈大笑。其实唐太宗是个聪明人,他在那里哈哈大笑的时候他会想:忠臣都是被谁杀的?被暴君杀的;假如我把他杀了,那我不就变什么?变历史上的暴君了!所以,其实魏徵这段话已经让他自己这个命已经可以先保住了。
2、良臣敢言必有明君。魏徵也常常在唐太宗有些过失的时候,都对他直言不讳,他也常常提醒唐太宗,「水可以载舟,亦可以覆舟」,人民可以拥护你,成就你的功业,当你不爱惜人民,他同样可以把你推翻。所以,唐太宗也是时时战战兢兢治理国家。有一次魏徵进谏的很激烈,把唐太宗气得半死,然后气冲冲就跑回他的寝宫,边走边喊,「气死我了,我一定要杀了他」,就这样气冲冲走回他的寝宫。他的皇后就看到了,看到他气得半死,皇后心里想只有谁可以办得到?只有魏徵办得到。皇后马上就去换了非常端庄的衣服,很正式的衣服,换好以后就走到唐太宗面前,就跟他跪下来说:恭喜皇上!贺喜皇上!唐太宗本来气得半死,对皇后这个举动觉得莫名其妙。然后皇后就说:皇上,一定有明主出现,明君圣主出现才有臣子敢这样直言不讳。结果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:那我是明主!所以,一个太太对先生可有很大的影响,假如这个时候皇后又进了魏徵几句谗言,我看「贞观之治」可能就改写了。
所以一个家的兴旺,一个朝代的兴旺,绝对都是非常多人的付出,非常多人的参与才可以做得到。我们明白这一点,在人生当中成就的一些事,一定要把功劳回馈给所有的人,一定是众志才可以成城。所以,唐太宗不止有魏徵,还有身旁皇后,这么多贤德之人的辅助。
3、魏征去世叹镜坏。后来魏徵去世了,唐太宗哭得很伤心,他说:我有三面镜子(以前都是铜镜),「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」,可以把他的衣服、帽子戴好;「以史为镜」,用历史来观照自己的施政,「可以知兴替」,怎么做才可以让朝代兴,怎么做会让朝代败,他可以从历史观照的到;「以人为镜」,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,「可以明得失」,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,进而去修正。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,而现在已经坏了一面,就是魏徵死了。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,
一个贤明的君主一定是非常惜才、爱才,他才能够赢得这些大臣对他的信任。那一个智慧的企业掌舵人,那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的人,才能赢得员工真诚的付出,企业才能蒸蒸日上。
所以交浅不言深的意思,包括很多很广,包括自己的、彼此的私事,学问、道德等等,你要看对方跟自己交往到什么程度,你说什么话,否则不但是失了言,也可能失了人,这两种都有所失,就如《论语》所说的:「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」这个是交浅不可言深。
注意,我们这里提到了两个判断是不是真正的朋友的标准:1.友情越浓厚,越敬重。2.真正的朋友会对你劝善规过。
【绝交不出恶声】
朋友之间绝交往往是有的,绝交是绝了原来交往的朋友。朋友是五伦当中的一伦,也是道义的结合,跟家人父子不同。
家庭中的父子、夫妇、兄弟,这是天伦,是不会分散的。
君臣、朋友这两伦的交往,则是以道义来维持,彼此志同道合,当然交情会一天一天维持下去。如果有任何一方违背了道义,对方当然要劝告他,但始终劝告不来,只好作罢,那就绝交了。
绝交后是否和现在一样,两个人互相对骂一顿,或对打一顿,然后彼此也就不往来了?小人才是如此啊,小人彼此骂了一顿,三天之后又为利害而相互结合,又言归于好,好了一阵子以后,利害又冲突,又互相骂一顿,这不是君子之道。
君子绝交是在不得已的时候,对方稍微有能够挽回的情势,他不轻易绝交,实在没办法挽回了再绝交,到了绝交时不出恶声,一句让对方听了有恶感的话也不讲,彼此也不过是淡淡的疏远而已。
【举例:在《史记》中记载,燕家大将军乐毅,燕国派他攻打齐国,攻下了七十多城下来,只剩下莒城、即墨二城没下,齐国固守在那个地方,乐毅的军队就围困在两城之外,齐家部队知道燕家大军,乐毅名将在那儿统帅,想突围也不简单,所以齐家就用了反间计,派了人到燕王那儿,告诉燕王说,你知道为什么派了乐毅在那儿攻打我们齐国,开头那么快连打了七十多个城池,现在只剩下两个城,他为什么打不下来?而且在那里观守、观望,知道是什么用意吗?使者就对燕王说,你这个燕军有个大将领,你将来的祸患不在齐国,而在你自己,言下之意,他这两城攻不下来,就是说他要倒戈相向,要降你的君位,这一听燕王就不得了了,赶快想撤换乐毅,把乐毅调回去。
乐毅一想,既然君臣之间有了隔阂,受了人家利用,他不会有好结果的,所以他写了一封书信给燕王,留一句名言:「古之君子,绝交不出恶声。」交情虽绝,但彼此不出恶声,好来好往,写了一封信之后,他没回去燕国,到外国去了,他把他自己的心迹和一番忠诚,说得清清楚楚,说明他之所以不能回去的原因,是他已经中了人家的计策。】现在的人,绝交以后,到处说对方的坏话,有没有啊。离婚后的两个人,更是如此。网上经常爆出哪些明星离婚了,然后互相爆料对方的隐私,在网上大庭广众之下掀骂战。有些明星朋友之间不交往,但大张旗鼓的骂对方,都是有的。这些都为社会做出了不好的示范。应该互相客客气气的。
也就是说,君子之人他有修养,虽是到了绝交的时候,也不必说对方难听的话,这个虽是绝交,但君子厚道,总是希望将来对方听到了觉悟之后,还是能志同道合,还有余地,这是厚道的话。
六、不侮辱人,不向人开玩笑。
侮辱人是不好的,无论什么人,地位高、低,就是一个乞丐,你侮辱他,他都受不了。
【举例:《礼记》〈檀弓〉有一个故事,这个齐国饥荒,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灾民,一个饥饿不堪的人走来,黔敖左手端饭,右手端汤喊着「嗟!来食」,这个人因为不肯接受,所以最后就饿死了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。事实上是给人家吃好的,但对方听了是侮辱他,他就不吃你的饭,不吃嗟来之食。明明是走几步路就死了,他也不吃,他不受这个侮辱。在历史上受到侮辱,再加好几倍报复给人家的很多。为什么呢?儒家说:「士可杀,不可辱。」一个读书人,你杀他是可以的,你侮辱他是受不了的,这是很严重的。】
所以,我们不要侮辱人家。
现在民主国家作战,俘虏对方的降帅、士卒,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,但是就是不能侮辱,对别人快意侮辱的时候,你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记恨在心里。遭受侮辱对一个有志气的人来说,会引以为终身最忍受不了的奇耻大辱,他将来有机会的时候,那种报复会让你受不了。
有时玩笑也是开不得的,这和污辱有连带关系。譬如你跟一个有幽默感的人,开开玩笑或许无伤大雅,没什么关系。可是这个人平时就是一本正经,没有幽默感,当你认为是在跟他开玩笑时,或许他当作你是在侮辱他,他就不能忍受,而且结下怨恨,这个在社会上是常常有的情形。
有时候我们说一个笑话,想引起彼此愉快的气氛,可是对方并不是这样想,造成他的误解,那我们又何苦呢?划不来。所以不要随便开玩笑。
【举例:在历史上,《左传》记载两个国家办外交,那个国家派的外交使者是个跛子,只有一个眼睛,而这个国家相同也找了一个跛子,有一个眼睛的使节来迎接他,好像很有趣啊!可是后来人家记在心里,回来以后找机会,找个问题,派了军队就把你的国家灭掉。原来只是增加兴趣而已,开开小玩笑,可是后果那么严重。】
所以对方是个严肃的人,不管他是在什么地位,你说话要小心,不可随便开玩笑,那是不行的。而且不论是任何人,开玩笑多了,就失之于轻浮,我们求学要注意庄重。《论语》孔老夫子说:「以约,失之者鲜矣。」
总而言之,无论在什么场合,庄重一点比较好,轻浮了不太好,轻浮的办不了大事,到紧要关头,还是要仰赖稳重一点的人。所以庄重的人往往是办大事的。庄重的人他无论说话,无论做什么事,说一句就是一句,做一件事是一件事,他不会轻浮。
有时候为了缓和气氛,开玩笑是难免的,但是要注意节度,这一层要特别注意。
七、与残疾人会面,须格外恭敬
这也是研究人的心理,残疾的人往往心眼很细,忌讳比较多,再一方面,残疾的人行动往往有所不便。比如,走路不方便要拄拐杖;或是眼睛不好,看不清楚;或是说话发音习惯不健全,说话不很流利,有接不上的地方,遇到这些人,应该怎样呢?
无论是儒家、佛家都要讲究仁慈、厚道。因此遇到这些人,我们尽量给他帮忙,能够扶他一把,譬如遇到这些人他上车不那么轻便,我们一定是让他先上,或是帮他上下车,他眼睛不好,我们也帮助他注意什么的,有危险的地方他注意,这就是存心厚道,所以要特别给予恭敬。
《论语》〈卫灵公〉篇记载,孔子与鲁国的盲人乐师见面的情形,其所给予的特别关怀,令人感动:「师冕见,及阶,子曰:『阶也。』及席,子曰:『席也。』皆坐,子告之曰:『某在斯。某在斯。』师冕出,子张问曰:『与师言之道与?』子曰:『然,固相师之道也。』」孔子在接待盲人时,特别的细心关怀,当师冕快走到阶梯或是座位之前,孔子都会预先提醒。当师冕坐下来之后,孔子立刻将在座的人,一一介绍给他,在座都有谁、坐在何处,俾其说话时有所顾忌,从这些细节都可以见到孔子的仁爱之心。
在《论语》〈乡党〉篇也讲过,孔子见了这些人(残疾人)也要变色。所谓变色,这个很难讲,要自己细心体会,遇见这些人,在精神态度表现出一种关怀他,一种同情他,就是没有言语,用动作、表情让对方有一种感觉,感觉你对他一种亲切、关怀的味道,这些表现出来都叫变色,变变颜色。所以遇见这些人,要特别恭敬,因为他不是平常的人,他有某方面残缺的地方,特别需要人特别来帮助他、关怀他。
【举例:有些医师刻意对患病的当事人隐瞒病情,也是同样的道理,有些人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,就怕人家说他的这个病很严重,无可救药,有些病人一听心里很难过,本来病只有六、七分,一听这个话就增加到八、九分。所以病人有时候不是因为疾病死的,而是被周围的人吓死的。】昆明有个人,他奶奶当时在世,得了病,医院检查出来,本来还有说有笑的,结果一个亲戚悲伤的对她说,你这个病反正也治不好了,有啥好吃的就吃吧。很快就死了。确实是吓死的。
八、于肩挑小贩苦力,莫讨便宜
本质:存养厚道,养不忍之心。
现在肩挑比较少了,过去肩挑小贩,都是推着车子,在菜市场里面,卖着水果、小菜,他一般都是从乡下运来的。
古时候的市场与现在不一样,过去称为赶集,也就是每个月在固定的日子里,大家聚集到城市里来,另一个日子,又聚集到另一个地方去,凡是乡下的东西,通通聚在城里的市集去卖,这种赶集的方式,都是人老远地从出产的地方,把东西用担子肩挑到城里来,很不容易的,必须出很多的力量。
所谓小贩他的本钱很小,从一个地方把东西买过来,再卖到另一个地方去,只赚一点点微薄的利润。
另外还有苦力,过去乡下交通不太方便,往往雇车夫给自己拉车,雇轿夫给自己抬轿子,这些人真是苦力。
所以,肩挑小贩辛苦,本钱小,利润微薄;苦力出卖劳力,赚钱很少。
你向肩挑小贩买东西,跟他讨价还价,雇车夫、轿夫之类的苦力,你还跟他讲价钱,给他很少的酬劳,都是不合适的。因为这些人都是出卖他的劳力,赚的钱很少很少,你尽量地讨他的便宜,我们想想,究竟有能力买他的东西,能够雇他,说明我们的经济状况比他好多了,能够多给一点,就给一点,不要讨他的便宜。
拿现在来讲,虽然不是肩挑,他用交通工具,运到菜市场来,可是他终日在市场里卖东西,在那儿餐风饮露,夏天太阳晒得这么热,冬天风又吹得冷,我们住在家里,夏天有冷气,冬天门一关,暖和和地,想想他在市场那样辛苦,我们买个东西,还要贪他的便宜,这个心就是不仁。
我们要处处存养厚道,养不忍之心!那么不但是对做小生意的人有好处,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在存养厚道。所以印光祖师在文钞里常常提到,我们买东西时,对小买卖不要还价。
当然,如果发现两处卖的价钱实在相差很多,我们也不必还价,下次到别处买比较便宜的就可以;但是如果二边的价钱相差不了多少,贵一点其实也没什么关系。
九、施恩求忘,受恩必报;开罪于人须求解,开罪于我应加恕
本质:这个也就是厚道,帮助我们修道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施恩求忘】
佛法修菩萨道,第一个要布施于人,施恩于人。【举例:财布施,法布施,无畏布施。】
儒家讲的道理很高深,一个人要体天地之仁。天地的雨露,让万物都能长生,我们人有能力的时候,要效法天地这种大德。【举例:看看人家过不下去了,我们要尽量地帮忙人家,救济人家,这是施恩。】
施恩是不是说我有恩于你,你将来一定要报答我呢?不是的。我们给人家好处,当下就要忘记。【举例:忘记布施的人,忘记接受布施的人,忘记布施的物。这叫三轮体空。】
【举例:不但我们读书人如此,大家看历史,韩信在少年没得志时,穷得没有饭吃,在河边钓不到鱼,正饿得不得了的时候,河边有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洗衣妇女--漂母,送了一碗饭给韩信吃,而一饭救活了韩信的命。离开前韩信向漂母说出了感激的话,将来我发达的时候,要怎样的报答你。漂母听了就生气着说,你把我当成什么人,我送这碗饭给你是希望将来你报答我吗?不是如此啊!我只是看你现在受苦而伸手救济,不是求报答的。我们想想看,那个时候,一个河边洗衣服的妇女,都明白施恩不求报的道理,当然韩信后来还是报答了他。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受恩必报】
1.报恩于人
在施恩者来说,自己不要求报;但是另一方面,受了恩的人,无论如何点滴都必须回报。【举例:韩信是汉朝的大军师家,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帮刘邦评定天下,王侯将相全做过,与萧何、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。后来,韩信用千金报答漂母,古人都是如此。古时候的风俗是很浓厚,他从小就是这样学。这就是韩信的一饭之恩,千金报答。】
2.报恩天地
对人有恩,我要报恩;对于天地生长五糓,也思报恩。五糓当然是人种的,但如果没有天地,天不下雨,土地没有泥土,这个五糓长不起来。所以我们吃的五糓,虽然是自己用劳力种得,但在吃的时候感谢还是感谢天地的恩德。
这种报恩之心,对任何人都该如此。我们受之于天地,受之于父母,受之于朋友,一切一切的,所谓「一日之所需,百工斯为备」!
在社会上任何有贡献力的人,都对我们有直接、间接的恩德,想到这里,才知道我们欠社会人群的太多太多了,而现在我们可以回报给社会人群的却非常少,想到这里感觉非常惭愧,所以无论我们做哪一个行业,都要思兢兢业业地来报答所有人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开罪于人需求解,开罪于我应加恕】
至于「开罪于人」是难免的,我们智慧不到,考虑不周,不免有得罪于人的时候,当我们有意无意说的话,让人家听了受不了,伤了人家的心,或是我们做了有损害对方的事,事后知道自己不对了,一定要求解。
不要把这个解看得那么单纯!我们说话向人家道歉,有时候人家还不愿意接受,所以除了用言语外,还要用行为,用事实证明我们不是有意要伤害他。这个解字,就是化解这个结的意思,让被我们所得罪的人,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。
十、善人自当亲近,须要久敬;恶人自当敬而远之
这里就是跟佛家所讲的一样,【亲近善知识,远离恶知识】这个大家都知道的。弟子规:能亲仁,无限好,德日进,过日少,不亲仁,无限害,小人进,百事坏。
【举例:现在的小朋友崇拜偶像,是亲仁吗?】
十一、遇事要镇静,做不到的事,莫妄逞能
有些人都很容易犯这个毛病,凡是任何事情都要事先有准备。【举例:人往往比较冲动,但后果很严重,常常都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。比如游泳,水平不好,水体不熟悉,一个猛子扎下去,可能命就没有了。】
《中庸》上讲:「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」任何事情你事先有预备,这事情办起来,就一定能够成功,如果没有预备是不会成功的。
在有些情形下,我们看到某人临时事情一来,他没有事先想到,也能把事处理得很好,这是什么道理呢?其实并不是临时靠他的天才,而是平时他有很深的修养功夫。日积月累有很多办事的经验,临时事情来了,他可以应付自如,可以处理得了。这告诉我们,无论做事求学都要用心,随时都要预备临时突发状况。【举例:这也是台上三分钟,台下十年功啊。】
平时需养成静的功夫,遇到任何问题要冷静下来,稍微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要怎么办?怎么处理?有很多事的决断往往在一刹那之间,不可能让我们用长时间来研究、分析,所以在那一刹那间,心里要沉着,要镇静。
这种沉着、镇静,都是靠平素修养练习来的。譬如说平时面对任何问题,都是拿做学问的态度来看,不是只看一个方面,要从好几个方面来看,所以临时遇到紧急问题要处里的时候,就不会只看一个平面,而是可以看出一个立体,要综合来看,那么临时处理的时候就会镇静,不会慌乱。
再来,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逞能,我们不能说什么事都做得到!虽然做不到,但一定是尽力想办法帮忙。弟子规有语:事非宜,勿轻诺,苟轻诺,进退错。
千万不要好大喜功,承诺超过我们能力范围以外的事,如果我们勉强去做,往往会招来不好的后果。【举例:譬如朋友有一件事需要有人帮忙,当然我们有能力忙最好,如果没有能力却答应了他,对方天天指望我们办好,可是到时候我们实在是办不到,那不是耽误人家吗。假如我们不是轻易就答应他了,那他还可以另外再找别人!就不至于耽误他的事了。】
所以自己有很大把握可以办到的,才可以答应人家,这并不是做事不热心,也不是对朋友讲道义,事实上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。【举例:古语说「轻诺者,必寡信」!一个人轻易的答应人家,什么都没问题,结果最后什么都有问题,那就不好了。】
十二、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
本质:防患于未然,不让自己处于嫌疑之下。
瓜是长在地上的,在种瓜的田里,为什么「不纳履」呢?履是鞋子,如果我们走在瓜田边,走着走着累了,想休息一下,把鞋子整理整理,这就不行了。因为你说是在穿鞋子,但人家远远看,以为你弯腰下去,是想偷他的瓜,所以瓜田不纳履。
至于李是在树上,我们走过李树下,或走过桃树下、杏树下,上面结着就是果实,这时你把帽子扶正,人家远远一看,好像你想趁手摘他的李子,你说我明明是要把帽子扶正,可是别人会想,你为什么别处不扶,恰好在李树下才整冠呢?这理由辩解不清,所以这是要避嫌疑的。
古诗有云:「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,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」前面二句是讲,君子对一切事都要防患于未然,不让自己处在嫌疑的情境之下。君子是一个读书明理之人,他一举一动都要防患未然,想到将来的后果。
面临有嫌疑的时候也很难居处,有时候连圣贤都很难避免。【举例:孔子与弟子厄陈蔡时,在面临绝粮之际,好不容易弄到了一点米,请颜子煮一锅粥饭,正在煮的时候,忽然屋上掉了一片土块,颜老夫子看到土块掉下来,赶紧把它捞起来,而捞起来的粥丢掉实在很可惜,于是颜子就把粘了土块的粥饭给吃了,这一幕正好被子贡看到,他以为颜夫子平时很有修养,到了危难没有饭吃的时候,他居然失了节,修养就不到了,我们大家都还没吃,他就先吃了。于是到孔夫子那里去告状,孔子说:「别慌,你看事情不要这样冲动,我来问问他。」孔夫子好意思直接问吗?当然不好直接问!他跟颜子讲:「粥煮好了,我们先祭祀吧,等祭祀过后我们才吃!」颜子说:「不可能了,今天不能祭。」孔子问:「为什么今天不能祭?」颜子才把原委讲出来。】所以,人情练达皆学问,问话也要有方法。
在祭礼当中,凡是祭祀的东西,必须是事先没有尝过的,凡是尝过就不能祭祀,因为刚才掉灰尘下来,虽然不是存心先吃,可是但也算是尝过了,所以不能再祭神了,孔子这样一听才了解事实真象。
这椿故事是在《孔子家语》里面。《礼记》〈曲礼〉是曲曲折折的意思,要通人情世故。
所以礼仪当中,礼有揭疑的意思。凡是有怀疑、嫌疑的时候,假如不讲礼,专讲法律,凡是拿法律来问一问,那多尴尬,多伤感情,而且也办不到的事情。可是如果一味地不好意思问,始终存在心里面,那也不行!所以委曲婉转,非常善巧方便的一问,很轻松地就把问题给解开了。
从这件事我们知道,圣贤之间难免都有这些嫌疑,何况我们普通人。我们日常处在社会、处在团体,随时都会遭遇嫌疑问题,甚至家人父子之间。在过去历史上,皇帝往往跟他的太子之间也有很多嫌疑。大家读读《左传》就知道父子之间,往往因为皇后、妃子间的挑拨,就把父子间一点嫌疑事情挑拨起来。(举例:汉武帝晚年“巫蛊之祸”。错杀太子刘据,皇后卫子夫被逼自缢。大量上层人物被杀,将近四十万人受到牵连,风声鹤唳,哀鸿遍野。导致国本动摇,甚至有学者认为巫蛊之乱是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。)所以,我们更好守礼,避免嫌疑。
所以了解这一条是原则性、是一个比喻。我们社会上到处是瓜田李下。得特别注意守礼。【举例:例如我们拜访朋友,敲朋友家的门,如果没有人在家里,而他的门正好没锁,只是虚掩着,你只能在门边喊喊人,不能够进去。要是进去了,将来他家里面有东西丢了,那你的嫌疑很大,说不清楚。在过去抗战时候,军事行动最忌讳让一般人知道,有些人不了解随便问,别人会以为你在打听军事行动,以为你有什么企图,是不是替敌人来试探我的行动,这种情形都是有嫌疑的。】
所以瓜田李下特别是告诉我们要避嫌疑,处世很难,自己要随时注意,要懂得礼。礼教导我们明了人情事故,让我们不要处于嫌疑当中。
十三、凡事要合理智,不可偏重感情
我们做任何事情,都要合乎理智,因为理智是讲公道的;凡是感情都是偏向私人的好恶。【举例:假如我们在公家做事,一切都要依法令规章来办理,要是遇到自己的好朋友来接洽公务,我们应该热心地为他讲清楚,这是应该的,可是不能超过法令的范围以外,如果超过了,那就是偏重感情,违背了理智。】
理智是让我们替一切人平等办事,而感情则是专门替自己要好的人办,这时候公共的事务反而被我们摆在一边,这是不行的。
不过人情也不能不讲,假如说替亲戚朋友办事,不妨害大众,当然可以。如果妨害到大家,这种事绝对不能办,人情也不能讲。这个是主要原则。
【举例: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讲授中国通史。西南联大继承北大自由讲学之风,允许任何人来旁听。钱穆讲课时,结合现实,发扬国粹,因而听者云集,教室总是被人挤得满满的。椅子坐满了,人们就坐地上,坐在窗台上,再没办法的就倚墙而立。课后,仍有许多人去拜谒他,这些人之中,有联大学生,也有中学教师、报人、银行职员等等。钱穆极少问人姓名、职业,一视同仁,和颜悦色。有些问题提得非常幼稚,钱穆仍认真作答。有学生对他说:“有些人似是慕名而来,何必那么认真作答呢?”
他说:“你知道张横渠(载)谒范文正公(仲淹)的故事吗?当时范以兵事住陕西,张年方十八,持兵书求见。范文正公授以《中庸》一卷,说:‘儒者自有名教可乐,何事于兵?’张幡然而悟,遂成一代儒宗。可见有时话不多,影响却不小。我宁失言,不肯失人。(宁肯说错话,也不肯放过一个求教的人才。)”】
十四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本质:此条讲仁道、恕道。弟子规:将加人,先问己,己不欲,即速已。
这在《论语》大家都听过的,理论都知道,可是这是个人修持问题。遇到境界时我们是否能依照这样去做?不论大小事,我们感觉能力办不到,而且又很为难,那这件事我们就不能让人家办。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去做的事,不要随随便便让别人去做。凡是自己能做的事,最好不要交待别人去做,学道的人,凡是能自己做的事情,都要自己动手。
【举例:曾经有一位住在大坑的杜老居士,好像比我们老师大一岁,他在七、八十岁的时候,一切饮食、住、行都还是自己照料,那么大的年龄,还自己换洗自己的衣服,什么事都自己办,这有他的道理,这就是惜福。】
富有的人,他不雇佣人,一切都自己做,这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报。假如一切的事都叫人去办,等到福报享尽了,就换人家叫我们办了,尤其在现在的社会里,有本领而不得志的人很多。同样的在外面做小差事的一些人,你认为他是替我做帮佣,我就应该让他做,可是他的能力办不上,我们也不能勉强!
有些人身体不好,就是因为平时动手太少,一个人手也不做,脚也不动,身体不会好起来,其实自己多做事,跑跑腿多好呀!
自己的事情我们尽量自己办。有些事实在是办不到的,当然也要请人家帮忙,这个社会是讲互助的,人家有事需要我们帮忙,我们要帮人家,因为有些事也需要人家的协助。对于自己能力不足的事,需要人家帮助一臂之力这是可以的。否则的话要做到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这个讲恕道,凡事都要设身处地替人家着想。
十五、凡求教他人的事,必须造门请问
造门是登门,是到人家家里去,我们有事求教人家,不能打个电话叫人家到家里来,这个是不行的。
固然朋友之间,不能这样做,就是长官对部下,在办公室里只办公事,不能要求部下替你办私人的事情。如果有事请托,你还得到他家里去。
不过对于感情非常融洽的朋友,不必到他家里去,在见到时,当面跟他拜托也可以。
按照古礼,凡是我们有事求教于人,包括学问、自己不懂的事情,或是请托别人办事,要求人家来讲解,都是要专程去拜访。事情愈大愈是要慎重,你看自古以来,愈是这样谦虚慎重,愈是能够得到人才。
【举例:周家有八百多年的天下,周文王到渭水去礼请姜太公,并亲自为他驾车,以高规格的礼节来礼遇他。刘先主三顾茅庐,三次诚恳地求教于诸葛孔明。历史上我们看到只有以真诚的态度求教于人,人家才会推心置腹地给你分析,并给你贡献意见。假如自己很轻慢,人家就会敷衍你一下算了。】
【处世】大总结
这相处世学问很广,事情也很多,不过这十五条,每一条都这样做,那么在世间上就可以明哲保身,无论乱世,还是太平盛世,身心都能处得平安。
一个人想得到身心平安是不容易的。乱世固然不必说,就是在太平盛世时,人与人之间都难免有相害,互相闹意气的,特别是有学问的人、读书的人,很容易闹意气的,东林党党祸都是这么来的。什么事都要看情况,能够说我们就说,不能说时也要避免激起对方反对的意见。
写文字从左至右的争议:最近有些人主张,中国文字要从原来由上到下,由右到左,变成由左到右的横写。似乎从左到右横写的那一派胜利了,现在规定横写都可以从左到右。另外还有人主张,不但横写要从左到右,直写也可以从左到右,有些人说最早甲骨文上的文字,就是从左到右写的,这就是理论根据,其时甲骨文是用来占卜的,有特殊的写法。像是易经乾卦的六横,并不是从上往下写的,它是从下往上写的,所以占卜的写法不一样。
后来又有人说,唐朝颜真卿的「大唐中兴颂」是直行从左到右写的,好像振振有词,可是文化大学有个姓史书法教授,写篇文章说「大唐中兴颂」原本的写法不是这样,这个是有心人伪造的。颜真卿是大书法家,他不可能有这样奇怪的写法。
现在偏邪的说法太多,不懂礼的人,你跟他讲有时也讲不通。中国经典的书写方式,最大多数还是从上往下,从右到左,十三经、二十五史以及现在一般通用书籍,无一不是如此,不能因为找几个特殊的例子,就否定最大多数行之最久,最有习惯的方式。
我们学处世学了十五条,看看社会上这些情形,我们力量能做到的,要尽量做,做不到的,我们省一些气力。社会上一个是明哲保身,再进一步是能够转移社会风气,看自己力量如何,都在这几条当中,能够办得到,要尽力去做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changlijuyao/6681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