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再论国乐

shoukangbaojian2022-06-23356

中庸说:“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”,儒学六经都有至诚之道,研究任何一经,只要诚心求之,都会有前知之明。就以音乐而论,如能把古圣先王的乐理研究明白,便能闻乐而知其未来的结果。

春秋时,吴公子季札精通音乐,他在鲁襄公二十九年,访问鲁国,因为鲁国是周公之后,保存先王礼乐及各国的国风甚为完备,所以他到了鲁国,就要求观乐。当他听了郑风时,便认为过于细弱,没有远虑持久之风,将来亡国,要比别的国家早。后来郑国灭于韩,果然比宋国灭于齐早八十九年,比鲁国灭于楚早一百一十九年。吴季札观乐,能知列国治乱兴亡,左传及史记吴太伯世家都有详细的记载,不需多举,以下且就太平御览所引两条论乐之事,一征音乐之道并非普通艺术。

唐会要,唐高宗调露元年,皇太子李贤使乐工在东宫新作一首宝庆曲,命工者演奏于太清观。始平县令李嗣真听后,便对道士刘概辅俨说,此乐宫商不和,是君臣相阻之征。角征失位,是父子不协之兆。杀声既多,哀调又苦。若国家无事,太子将受其咎。翌年八月,太子得罪天后武氏,高宗爱莫能助,竟致废为庶人。

开元传信记,唐朝开元末年,凉州进奉新曲,玄宗招待诸王在便殿欣赏。曲终,诸王皆称贺万岁,独有玄宗的大哥宁王李宪默然。玄宗问,是何缘故。宪曰:“臣见此曲宫离而少征,商乱而加暴。夫宫者君也,商者臣也。宫不胜,则君体卑。商有余,则臣事僭。臣恐异日臣下有悖乱之事,陛下有流离之祸,莫不兆于斯曲也。”后来安禄山造反,玄宗出奔四川,方知宁王所料不虚。

国乐的原理与诸经一样,不能违背,违背就是离经背道,必然严重的伤害人心,有见识者一听就能推知其不好的结局,历史记载的事证太多,像李贤太子,唐明皇,吴公子季札所观所占者,只是几个显著的例子而已,后世爱好音乐者不能不以此为殷鉴。

昔日卜子夏为魏文侯讲解乐理,要魏文侯认明什么是音乐,凡是正六律,和五声,弦歌诗颂,是谓德音。只有德音才可以称为音乐。他如郑音泛滥,令人淫志。宋音晏安,令人溺志。卫音迫促,令人烦志。齐音倨敖,令人骄志。这些都是淫于色,而害于德,是谓溺音,不可以称为音乐。由此可知,中国的音乐即是以美化的声音宣扬德教,启人德性,这是国乐的特征,有志于复兴中华文化改善世道人心者,应当大声呼吁国人,从速认定国乐的特征,研究国乐原理,致力复兴国乐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ruxuejianshuo/6980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传统文化

上一篇:释理

下一篇:形而上学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免费领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