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己化人。
【解释】
先要端正自己,还要去劝化别人,共同存着善心,共同去做善事。
【分析】
所谓“正人必先正己”,“己身正,不令而行”,而人若是能够正己,则没有不能够正物的啊!因为一个人能够端正自己的行为,大家都会尊敬他,而人若是知道恭敬的道理,这就是他的心中可以接受感化的地方啊!若在这个人心可以感化的地方,用至诚的心,微微地去感动,自然一拨便能够转动,一挑便能够出现,没有不接受顺从的啊!若是以我的正,去突显别人的不正,纵然是略微的责备,他也一定是不甘心接受教诲的,而且还会跟你强辩,争个对错曲直呢!这样反而会摧毁了他的善心啊!这也是现在好善之人所患的通病啊!每每在劝化他人的时候,出手太重了,而且固执不知变通,不知道要用善巧方便,这实在是应该要痛切戒绝的毛病啊!所以正己必先要正心啊!因为心为一身的主宰,也是万行的根本。心若是没有妙悟,妄想情见自然就生出来;妄想情见既然生出来了,那么所见的理,就不能够透彻明白,是非也就错乱颠倒了。所以治心,必须要求妙悟,悟了之后,则妄想情虑都融为真心了啊!这就是正心的方法。
故事一:
宋朝的司马光,为人忠厚正直,天下闻名。他住在洛阳的时候,洛阳的风俗,都受到他的影响感化而为之一变,人们莫不崇尚名节,而羞于谈论钱财利害;人人都有廉耻的观念,知道有所警惕,不敢为非作歹了。就是后生小辈想要做一件事情,也必定会互相地提醒,彼此地警惕说:“千万别做坏事啊!恐怕会被司马光知道,那就糟了啊!”
故事三:
后汉有位叫陈实的正人君子,待人宽厚,处事公正,乡里间,若是有人发生了争执,都会请陈实出面裁判,究竟是谁对谁错,陈实也都能够准确地做出裁判,并且说出对错的道理,令当事人心服口服,没话可说。久而久之,乡里间就流传了一句谚语:“宁可被官府责罚打板子,千万别被陈实点名说缺点啊!”有一天的夜晚,陈实家里来了一位小偷,躲在屋子的大梁上面,被陈实发现了,陈实就起床拿着蜡烛,招呼家中的子弟,集合起来训话。陈实说:“人不可以不自勉啊!不善之人,未必是他本来就恶啊!只是因为他经常做恶事,养成习惯之后,就改不过来以至于此啊!就像我们家屋梁上面的那位君子啊!”这位小偷听到了陈实的话,大吃一惊,就从屋梁上跳了下来,向陈实认错请罪,陈实就和颜悦色地劝导他,要他立志改过迁善,别再做见不得人的勾当了。并且还赠送他绢布两匹,勉励他务必要痛下决心改过。陈实的作风影响所及,居然感化了一个县,从此以后,县里再也没有盗窃的事情发生了。
故事三:
五代时,房景伯担任清和太守,景伯的母亲不但学问好,而且还十分通情达理。贝邱地方有一位妇人,列举了她儿子不孝的事实,一状告到了太守府,景伯的母亲就向景伯说:“老百姓尚未能够明白道理,通晓礼义,不宜过分地责备他们啊!”于是景伯的母亲,就将这位告自己儿子不孝的贝邱妇人,召到太守府里面,和她一起吃饭,并且叫她的儿子在旁边站着,看太守景伯如何侍奉母亲吃饭。这样过了十天,这位不孝的儿子就对母亲说:“妈!我错了,我一定会改过孝顺您老人家的,我们回家吧!”景伯的母亲就对景伯和贝邱妇人说:“这孩子表面上虽然已经露出了惭愧的样子,但是他的内心,却还没有真正地感到惭愧啊!”因此就再留贝邱妇人母子在太守府中二十多天。这时候,贝邱妇人的儿子,忽然向母亲下跪,叩头忏悔,一直叩到流血,贝邱妇人因此而感动得泪流满面,乞求太守准许他们母子回家。后来这位贝邱妇人的儿子,果然以孝顺而闻名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taishangganyingpianbaihuagushi/11572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