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华严经》普贤菩萨‘十大愿王’,乃是成佛的法门,是法身大士的境界。‘普贤大士’乃华严长子,是法王(佛)的继承人,其至德即‘十大愿王,导归极乐’。普贤行的特色,就是心量广大如虚空法界,所以普贤的十愿,愿愿都是究竟圆满,兹分别介绍如下:
1、礼敬诸佛
‘礼’者,表现在外之‘礼节’也;‘敬’者,乃真诚心之流露也。‘诸佛’即一切众生,因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。世法、佛法要想成就,一定要有‘诚敬’之心,以‘恭敬心’(清净、平等心)来待人、处事、接物。念佛若有夹杂、怀疑、间断,即是‘不敬’也,普贤菩萨念佛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句句唤醒自性,与诸佛的心、愿、解、行通通相应,故‘一念相应,一念佛;念念相应,念念佛’也。
2、称赞如来
‘称赞’即是赞叹;称赞‘如来’即是要能与‘性德’相应才称赞。《华严经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即是我们在社会上从早到晚所接触之人物的归纳。我们对心善、行善的‘善知识’,应予赞叹,希望别人能‘见贤思齐’,因此‘善知识’是我们的‘法师’;对心恶、行恶的‘恶知识’,则不赞叹,但仍要礼敬,因‘恶知识’是我们的‘戒师’。
3、广修供养
供养的根本目的在拔除凡夫的根本烦恼。凡夫有八万四千烦恼,可浓缩为一百零八个烦恼(故念珠有一百零八颗,希望以念佛断除所有烦恼),亦可再浓缩为二十个随烦恼及六个根本烦恼(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),最后可浓缩为‘贪、嗔、痴’三毒烦恼,其中以‘贪’毒最为严重,所谓‘爱不重不生娑婆’,故佛法以‘布施’来对治众生‘贪’之病根。吾人须知:‘财布施是因,金钱财富是果;法布施是因,聪明智慧是果;无畏施是因,健康长寿是果’。普贤行愿品云:‘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所谓如说修行供养,利益众生供养,摄受众生供养,代众生苦供养,勤修善根供养,不舍菩萨业供养,不离菩提心供养’。又云:‘若诸菩萨行法供养,则得成就供养如来。如是修行,是真供养故’。由上可知,若能照本经‘依教奉行’,念佛、诵《无量寿经》,并辗转教人,同时将本净土法门普遍宣扬介绍,帮助佛接引一切大众,此乃是真正供养如来,亦是广修供养之义。
4、忏悔业障
所谓‘业’者,乃是造作善业(三善道)、恶业(三恶道)之谓也。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云:‘南阎浮提众生,举止动念,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’;普贤菩萨亦曰:‘我于过去劫中,由贪、嗔、痴,发身、语、意,作诸恶业,无量无边。若此恶业有体相者,尽此虚空界,不能容受’。盖众生每一动念有九十刹那,每一刹那中有九百个生灭,在天眼里皆可一一瞧见其形相,由此亦可想见‘念佛’净业之功德。夏莲居老居士云:‘无论念佛处事,皆当用第一念,勿用第二念;念佛时,一切莫管,字句分明,平平常常,老实念去,即所谓第一念也。若矜躁卜度,希冀玄妙,或计功求速,或背境向心,即流入第二念矣!第一念是智,第二念是识,随识即染,依智则净’(莲公大士法语)。所谓‘障’者,乃是指障碍自性之谓也。至于‘孝亲’、‘尊师’皆是自己性德的流露,亦是做人、做事的大根大本也。众生有了业障,应如何忏除呢?须知至诚念一句‘阿弥陀佛’或诵《无量寿经》,即是无上之忏悔法,一切业障皆可快速地消除。因只要心地清净平等、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,则一切妄想、执著、烦恼、牵挂即便逐渐减少,进而达到消除业障的目标。
5、随喜功德
众生之嫉妒、傲慢心,乃是与生俱来的习气,故以‘随喜’之方法来对治。如《无量寿经》所云:‘于诸众生,视若自己’,即把‘别人当成另一个自己’,能‘与人为善’与‘成人之美’,也就是同样成就自己的善行与美德也。是故,不要与别人争夺名闻、利养,应效法《六祖坛经》印宗法师能够退让之精神,不仅为六祖剃度,更进一步奉事六祖为师,此种精神实令人赞叹随喜也!
6、请转法錀
‘请转法錀’即是请高僧大德、善知识讲经说法、宏法利生,亦即要把佛法普遍介绍给大众,使佛法常住世间,并使大家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育,因‘佛法无人说,虽智不能解’也。然而请转法錀,需要有智慧,如我国过去之道场(有如目前的专科大学),皆‘高竖法幢,建立宗旨’,故要以‘一门深入’为目标,请转法錀才有效果,否则杂修不易有所成就也。
7、请佛住世
即请高僧大德、善知识长住世间或道场,以便长期熏习,通常一个道场请一个老师来教学,成就较为快速。本宗以五年的时间努力来修学,必定有所成就,自己学成之后,代佛教化一方,帮助众生超越六道轮回,此乃是人生最主要意义与价值之所在。此外,由于末法时代,善知识难遇,故以‘老实念佛’,自己修学较易,且不需长期依靠善知识之教导,最为契机,此亦显净宗法门之殊胜也。
8、常随佛学
‘常’者,不间断之义;一切大乘经典皆是佛的言行、存心,依此修学,即是以佛为榜样,即是‘常随佛学’也。一切大乘经典中,《无量寿经》乃是说明阿弥陀佛的存心、发愿与修行的过程,依《无量寿经》修学,即是常随‘阿弥陀佛’学,是故应效法弥陀的心、愿、解、行,塑造自己成为‘阿弥陀佛’。
9、恒顺众生
无论世出世间法任何事情皆要随‘顺’,凡事皆要学习看‘顺’眼,不与人计较、起冲突或结怨;因有勉强劝人的心,即会生烦恼,因而障碍自己的清净心,因此要随时使别人生欢喜心,此乃待人处世应有之态度。语云:‘清净庄严证佛性,慈悲喜舍度众生’是也。
10、普皆回向
‘回向’之目的乃是在破众生的‘执著’,亦即将所修的功德,不自己独享,而与一切众生共享,以拓展心胸,与尽虚空遍法界相等,所谓‘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’是也。如此,可破除所有界限,使功德成为无限(唯心所变之故)也。
普贤十大愿王中,第十愿表普贤菩萨名号中的‘普’字,从第一愿到第九愿,显出普贤的‘贤’字,永劫勤劳没有疲厌,十大愿王永无穷尽,成佛之后还在度生,并实现他的偈语:‘普愿沉溺诸众生,速往无量光佛刹’,这是普贤大士大愿的结晶。至于为何只是遵修普贤,求生极乐?此乃因为只有这个法,能给众生‘真实之利’,能救众生的‘生死之苦’,所以善导大师说:‘如来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’,这也就是法会一切大众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的原因。《无量寿经》修普贤行的方法,乃是一心念‘阿弥陀佛’,便将普贤行圆圆满满含摄在其中,实在妙不可言!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qingliangxiaopin/3783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