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不彰人短 不炫己长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25210

不彰人短,不炫己长。

【解释】

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,应该要为他极力地隐瞒;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,更要韬光养晦,涵养自己的德性。

【分析】

听到看到别人的短处,就像我们听到了父母的名称,耳朵虽然可以听闻,嘴巴却是不可以说出来啊!然而嘴巴固然不可以说出来,而耳朵也可以不去听闻,么不就更好了吗!要知道哪一个人没有缺点呢?如果把别人的缺点彰扬出来,则不免就会传播出去,减损了他人的声望,而又堕落了他人的操持,这样的罪过,究竟是谁该负责呢?如果不是肆无忌惮的小人,是绝对不做这种事情的啊!

自己的优点长处,就应该像有智慧的商人一样,把他的钱财都深藏不露;如果将钱财露出来,就会有危险啊!人生在世,每个人都必定会有他的长处和优点,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韬光养晦,涵养德性,这样日新又新,然后才可以成就自己的德行。老子说:“有盛德的人,他们的容貌看起来,往往就像笨笨的样子。”子思在《中庸》也讲:“君子的为人之道,外表不显露,而美在其中,久而久之,就自然一天天地彰显起来。”这些圣人的训诲,是如此清楚明白,因此我们都应当要仔细地好好反省啊!

故事一:

春秋时代的楚庄王,有一天晚上邀宴群臣,宴会进行到一半,蜡烛突然熄灭了,有位臣子喝醉了,就趁着黑暗,拉了一下庄王爱妾的衣服,趁机吃豆腐,庄王的爱妾,立即就把这位臣子的帽带拉断作为证据,并且向楚庄王报告,庄王听了之后就说:“我赐宴群臣的目的,就是希望臣子们都能够喝得尽兴,现在有人喝醉了,犯了过失,如果要我突显爱妾的节操,而彰显了臣子的过失,这种事情,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啊!”于是庄王就命令左右的侍者,不准点火,并且传话:“与寡人饮宴若是不把自己的帽带拉断,就表示你今天晚上没有尽兴!”群臣听了楚庄王的话以后,全都把帽带给拉断了也就尽欢而散了。后来楚庄王与晋国军队作战的时候,被晋军团团地围困住,战况激烈,十分的危急,这时候,庄王看见一个勇士毫不怕死,拼命地向前和晋军作战,因此而解除了庄王被困的危机。楚庄王一问之下,才知道这位勇士,就是那天夜里喝醉之后,被自己的爱妾拉断帽带的那位臣子蒋雄啊!

【嘉言】

张拱辰先生说:“毋轻弃人之善,毋轻信人之言;毋轻快人之意,毋轻谈人之短。”这些都是忠厚自持的方法,而彰显别人的短处,尤其是刻薄奸险的根本。

故事二:

宋朝的欧阳修,文章写得非常好,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文学家,可是他对待客人,总是多谈朝廷施政的事情,而不谈及文章。而蔡襄则精通政事,但是蔡襄对待客人,也是多谈文章,而不谈及政事。这两位先生都是非常地善于韬光养晦,不会在别人的面前,炫耀自己的长处,所以在历史上都能够享有盛名,而且官也做到了极其显贵的地位。

故事三:

唐朝永淳年间,卢照邻、骆宾王、王勃、杨炯,这四位名士,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初四杰,这四个人都是以文章而享有盛名。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们四个人的才华盖世,而且年纪又轻,将来从政做官,一定可以做到非常显贵的地位。可是裴行俭见到了他们四个人却说:“读书人以后能不能够发达久远,宏图大展,应该是先要看他有没有宽宏的器识,其次才是他的文章啊!王勃他们四个人,文章虽然好,但是多显得浮躁浅薄,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,这不是享有爵禄福报的根器啊!杨炯这个人还稍微显得沉静收敛一些,他能够善终,就算是十分的幸运了啊!”后来这四个人的命运,果然如裴行俭所说的一样。卢照邻、王勃、骆宾王三个人都是早死,只有杨炯活得比较久些。

【结语】

所以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,才能不如学术,气节不如德量,文章不如行谊。从前的人,早就把这种道理说得很清楚了,所以炫耀自己的长处,是君子所不为的啊!尤其是现代人,常常把“值得骄傲”这句话挂在嘴边,大家听了也习以为常,并且不认为是错的,要知道满招损谦受益,唯有谦虚的人,才能够真正地享有福报啊!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taishangganyingpianbaihuagushi/11578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感应篇白话故事太上感应篇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见人之得 如己之得 见人之失 如己之失

下一篇:遏恶扬善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免费领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