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贼良善,暗侮君亲(阴谋残害善良的人,暗中欺侮君王或父母)
阴贼,阴谋贼害也。如暗箭伤人,最为难防,且人由我害,而我不任恶名,此魑魅魍魉之尤者。施之余人皆不可,施之良善,则尤不可。盖良善者,民之望也,在一国,则一国重;在一乡,则一乡重,其可阴贼之乎?
所谓“阴贼”,就是阴谋残害他人。例如暗箭伤人,最是难以防备,而且人是被我所害,而我却不用担负害人恶名,这种人比妖魔鬼怪还可怕。这种方法用在一般人尚且不可,何况加害善良的人,更是不可。因为善良的人是众望之所归,在一个国家里,为全国人民所敬重;在一个乡里,则为全乡人民所敬重,怎可阴谋残害他呢?
唐李林甫为相,阴险不测,贼害良善,其恶不可枚举。将败,见一鬼物,锯牙钩爪,毛身电目,以手击甫。未几,甫七窍流血而死。死后,朝廷敕命,夺爵,断棺,戮尸,流子孙于岭南。
宋淳熙初,汉州震死一女,有朱书云:“李林甫为臣不忠,阴贼良善,三世为娼,七世为牛,报讫,永堕水族。”
小人贼害君子,幸而得计,便谓生死在其手。不知死于其手者,亦怨怼使然,非彼所能为也。若彼无怨怼之君子,任小人如何,终是死他不得。而恶人害人,犹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反从己坠。贤不可毁,祸必灭己,亦复如是。
然阴贼二字,不必尽是居官,余人亦皆有之,而衙门中人为尤甚。所谓砌款单,买窝访,下邪火,送匿揭也。岂知天道好还,未贼人而已先贼己哉。思之思之!
唐代李林甫(前面“忠孝”一章已经介绍)当宰相时,为人阴险难以捉摸,残害忠良,所做恶事不胜牧举。当他快败亡时,看见一个恶鬼,牙齿像锯子,手爪似铁钩,全身毛茸茸的,眼睛像闪电,用手击打他。没过多久,李林甫就七孔流血而死。死了之后,朝廷下令除去他的爵位,毁坏他的棺木,陈尸示众,将他的子孙流放到岭南地区。
宋孝宗淳熙初年,在汉州(今四川广汉县一带)有位妇女被雷打死,身上有朱笔写好的信:“李林甫为臣不尽忠,阴谋残害善良的人,所以罚他转世投胎做三世妓女七世牛,报应受完之后,永堕水族之中。”
小人残害君子,如能侥幸阴谋得逞,就说生死掌握在他手中。但他不知那些死在他手上的,也是仇人冤家来讨债所造成的,并非小人有能力杀害他们。如果是那些没有冤家债主的君子,任由小人如何加害,也终究无法将其害死。恶人要杀害善人,就像抬头向天吐痰,痰不能吐到天,反而坠落到自己身上。所以说贤能的人不能毁害,否则害人者到最后招致灾祸必会毁灭自己,这个道理与前面的比喻是相同的。
然而说到“阴贼”两字,不一定都是当官的人才这样,其他人也都会有,而在衙门中当差的人更严重。例如,堆砌罪名,牵连罗织罪状诬告;买通公差,假装暗访,陷告善良;暗中放火,造成对方伤害;送匿名信,使人暗中吃亏。哪里知道天道一定会给坏人报应,有时还没杀害别人,就已先杀害自己了。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啊!
“暗”,人所不见闻之处;“侮”,欺也。此句专为好名及矫情者发。君亲恩同天地。苟食禄怠事,贪利徇私,或奸谀肆其欺罔,此心不可与君知,是暗侮君也;奉养不诚,处身不肖,或粉饰盖其违忤,此心不可与亲知,是暗侮亲也。不忠不孝,害教叛道,孰过于此?生遭天祸,殁拷丰都,必也无逭乎!
所谓“暗”,就是常人所不能看到听到的地方;所谓“侮”,就是欺骗。这句话是专为喜好虚名及掩饰真情很会做作的人而说的。君王及双亲的恩情,比天高比地厚。如果只领俸禄却不办事情,贪图利益,徇私舞弊,或奸诈阿谀,肆无忌惮欺骗蒙蔽君王,心思不能让君王知道,就是在暗中欺侮君王;如果不以诚心奉养父母,不为父母设身处地着想,或做些表面工夫来掩盖其违背忤逆的事实,这个心不让双亲知道,就是在暗中欺侮双亲。这种不忠不孝的行为,危害教化,离经叛道,还有比这再过分的吗?这种人在世遭受天谴,死后到丰都地狱受刑,必定逃避不了!
宋尹和靖将赴经筵,必沐浴端拱,以明日所讲书朝衣再拜。人问之,公曰:“必欲以所言,感悟君父,安得不尽诚敬?”
宋代尹和靖,每当要赴帝王听经处讲经,必先沐浴斋戒,端坐拱手,再穿上朝衣向明天要讲的经书礼拜。有人问他原因,他说:“一定要将经书中所说的道理感动君王使其体悟,所以怎可不尽心诚敬呢?”
明宣宗好文词赋诗,多命群臣属和。某学士,自负才高,每应制诗成,辄曰:“如此好诗,皇帝不但做不出,如何看得出?”未几,以诗字犯庙讳,语涉讥讽,坐不敬,夺职。
明代宣宗皇帝喜好诗词歌赋,常命朝中大臣作文赋诗来应对。有位学士自以为才高八斗,每次奉命作完诗词后,就说:“这么好的诗,皇帝不但写不出,如何看得懂?”没过多久,因其所写诗句中冒犯先帝的名讳,而且语句暗含讥讽,犯了大不敬的罪,因而被革职。
三国时吴名士顾悌,每得父书,跪读之,逐句应诺。若父有病,则临书垂泣,语更哽咽。又晋范宣,年八岁,偶伤指,大啼。或曰:“何痛至此?”宣泣曰:“非为痛也,身体肤发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是以悲耳。”二公后俱贵显。
三国时代,吴国有位名士叫顾悌,每次接到父亲来信,他都跪着拜读,而且一句句应答。若是父亲生病,就会对着书信垂泪哭泣,语调更显悲伤。又晋朝的范宣,在八岁时,偶尔伤到手指,就大声地哭叫。有人问他:“真有那么痛吗?”范宣哭着说:“我非因痛而哭,因为身体发肤都是来自父母,不敢有所毁伤,所以才那么悲痛。”两位先生后来都富贵显赫。
有兄弟二人,五日一轮养母。兄贫而弟稍丰,兄供母,饘粥不给。轮内缺二日,告母且往弟家,俟当补缺。母往告以兄意,弟令妻匿饭,而坚拒之。母乃垂泪还。忽雷电大作,击夫妇俱死。
嗟乎!不忠不孝者,明诛幽戮,唾骂万年。祸报之惨如此,盖君亲为五伦之首,故事君事亲,尤不可不以诚为先务也。
从前有兄弟两人,每隔五天轮流供养母亲。哥哥穷而弟弟稍富,哥哥奉养母亲时,连稀饭都供应不上。有次轮到他供养时,还缺两天才期满,于是就告诉母亲,先去弟弟家吃饭,等以后他会再补足。母亲来到弟弟家,告诉他哥哥的心意,弟弟却叫妻子把饭藏起来,坚持不给母亲吃。母亲非常悲伤,哭着回到哥哥家中。就在此时,天空忽然间雷电交加,当场就把弟弟夫妇二人击毙。
啊呀!不忠不孝的人,不论在阳世或阴间都会受到诛灭杀害,还会受人唾弃谩骂万年。为何夫妇报应如此凄惨,因为君王与双亲排在五伦的最前面,所以事奉君王及双亲,尤其要把诚心放在重要位置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taishangganyingpianhuibian/10706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